
第三单元 冷与热 1、一般来说,物体(气体、液体、固体)受热后体积会膨胀。水在加热过程中体积变大而重量不变。 2、乒乓球复原的原因:乒乓球里的空气受热后体积膨胀了。 3、一般来说,物体(气体、液体、固体)遇冷时体积会收缩。 4、凹陷的保鲜膜是因为空气遇冷体积收缩了。 5、一般物体具有“热胀冷缩”的性质。 6、(特例:4°C以下的水和“锑、铋、镓”具有“热缩冷涨”的性质) 7、在生活中发生热胀冷缩的例子: ①夏天自行车打气不能太足; ②熟鸡蛋在冷水中浸一浸方便剥壳; ③拧不开的罐头盖在热水中浸泡一会儿; ④野外架设电线冬天紧、夏天松; ⑤温度计利用液体热胀冷缩的性质...... 8、国际上常用摄氏度(℃)作为温度的单位来表示物体的冷热程度。 9、使用酒精灯时注意事项:保持酒精灯直立;不能直接向燃烧着的酒精灯添加酒精;要用火柴点燃酒精灯;要用灯帽盖灭;若碰倒酒精灯在桌面燃烧起来,要用湿抹布盖灭,不能浇水。 10、在标准大气压下,水被加热到100°C时,内部产生大量气泡并冲出水面,这种现象称为“沸腾”。 11、水沸腾后继续加热,温度维持在100°C,不会再升高。 12、水在常温下也能变成水蒸气,这个过程叫作蒸发。加热可以使蒸发变快。水蒸气微粒太小,我们肉眼无法看到。 13、固体(蜡烛、冰块)受热会熔化。 14、水蒸气遇冷凝结成小水珠。 15、水被冷却到0°C时会结冰,水变成冰后体积会变大。 16、测量水温的操作规范:将温度计下端放进水里,不能碰到容器底和容器壁。 17、读数时视线要与温度计液面持平。读数时温度计不能离开水面。 18、”白烟”是小水滴。 19、地球上的水在不断的蒸发,因此空气中充满了看不见的水蒸气。 20、水在自然界里有固态、液态、气态三种状态存在。 给铜环(固体)加热实验方案 探究目的:验证(铜环)固体受热后体积是否膨胀 实验材料:铜环、小铁珠、蜡烛 实验步骤:1、点燃蜡烛,将铜环位于蜡烛上方加热。 2、观察小铁珠能否通过加热后的铜环。 实验现象:铜环经过加热后,小铁珠可以通过加热后的铜环。 结论:(铜环)固体加热后体积会膨胀。 (铜环)固体遇冷实验方案 实验目的:验证(铜环)固体遇冷后体积是否收缩。 实验材料:铜环、小铁珠 实验步骤:1、用小铁珠试着通过铜环。 2、观察小铁珠能否通过铜环。 实验现象:小铁珠不能通过铜环。 结论:(铜环)固体遇冷后体积会收缩。 液体加热实验方案 探究目的:验证液体受热后体积是否膨胀。 实验材料:烧瓶、烧杯、热水、装有橡胶塞的玻璃管…… 实验步骤:1、在烧瓶里装入水,将装有橡胶管的玻璃管插入烧瓶,观察此时玻璃管中液体的位置。 2、将烧瓶放入热水中,观察玻璃管中液体的位置。 实验现象:放入热水中后,玻璃管中液体的液面升高了。 结论:液体受热后体积会膨胀。 液体遇冷实验方案 探究目的:验证液体遇冷后体积是否收缩。 实验材料:烧瓶、烧杯、常温水、装有橡胶塞的玻璃管…… 实验步骤:1、在烧瓶里装入水,将装有橡胶管的玻璃管插入烧瓶并放入热水中,观察此时玻璃管中液体的位置。 2、将烧瓶放入取出再放入常温水中,观察玻璃管中液体的位置。 实验现象:放入常温水中后,玻璃管中液体的液面下降了。 结论:液体遇冷后体积会收缩。 气体加热实验方案 探究目的:验证气体受热后体积是否膨胀。 实验材料:针筒、烧杯、软塞、热水 实验步骤:1、在针筒中吸入一些空气。 2、用软塞将针筒排气孔堵住,观察活塞位置。 3、将针筒放入热水中,观察活塞的位置。 实验现象:针筒放入热水后,活塞开始向外移动一段距离后停下。 结论:气体受热后体积会膨胀。 气体遇冷实验方案 探究目的:验证气体遇冷后体积是否收缩。 实验材料:针筒、烧杯、软塞、冰水 实验步骤:1、在针筒中吸入一些空气。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