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 13603062

高中美术人教版第1课 美术作品的创作 课件 (27张PPT)

日期:2024-11-25 科目:美术 类型:高中课件 查看:65次 大小:15123079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9
高中,美术,人教,1课,美术作品,创作
  • cover
(课件网) 美 术 作 品 的 创 作 美术 绘画 ? = 你能找出哪一幅是绘画作品吗? 摄影 建筑 工艺 绘画 雕塑 绘画是美术的主要门类之一,是借助于某种物质媒介材料,运用点、线、面、空间、色彩等艺术语言,在二维空间(即平面)上创造形象,反映生活和表达情感的艺术。 绘画是一切画种和品类及其所有样式与流派风格的总称。 绘 画 从古今中外绘画艺术发展的成就及影响来看,最主要可以分为两大体系: 以中国绘画为代表的东方绘画体系 以欧洲为中心的西方绘画体系。 绘 画 分 类 中国画 油画 徐悲鸿 中国现代画家、美术教育家。曾留学法国学西画,归国后长期从事美术教育,先后任教于国立中央大学艺术系、北平大学艺术学院和北平艺专。1949年后任中央美术学院院长。擅长人物、走兽、花鸟,主张现实主义,于传统尤推崇任伯年,强调国画改革融入西画技法,作画主张光线、造型,讲求对象的解剖结构、骨骼的准确把握,并强调作品的思想内涵,对当时中国画坛影响甚大,与张书旗、柳子谷三人被称为画坛的“金陵三杰”。所作国画彩墨浑成,尤以奔马享名于世。 1953年9月26日,徐悲鸿因脑溢血病逝,享年58岁。按照徐悲鸿的愿望,夫人廖静文女士将他的作品1200余件,他一生节衣缩食收藏的唐、宋、元、明、清及近代著名书画家的作品1200余件,图书、画册、碑帖等1万余件, 全部捐献给国家。 《愚公移山》是中国古代汉族寓言故事,选自《列子·汤问》 《愚公移山》讲述了愚公不畏艰难,坚持不懈,挖山不止,最终感动天帝而将山挪走的故事。愚公家门前有两座大山挡着路,他决心把山平掉,另一个“聪明”的智叟笑他太傻, 认为不能。愚公说:“我死了有儿子,儿子死了还有孙子,子子孙孙无穷无尽的,又何必担心挖不平呢?”后因感动天帝,所以天帝命夸娥氏的两个儿子搬走两座山。 他在1940年创作这幅画,创作时正值中国人民抗日的危急时刻,立意在于以形象生动的艺术语言表达抗日民众的決心和毅力,鼓舞人民将抗日进行到底,并坚信一定能取得胜利这幅画在当时产生了很大的影响.民族的艰辛、胜利的渴望让潜伏在人们血液中艰苦奋斗、不怕牺性的精神开始沸腾 《愚公移山》画稿 《愚公移山》画稿 《愚公移山》画稿 《愚公移山》创作场景 《愚公移山》中的每个人物 每处风景皆有出处,都来自 生活的经验。 从右至左展开画面。右端高大健壮、魁梧结实的男子,呈蓄力待发之状,占大部分空间,人物顶天立地,有撑破画面之感。左侧较为松散,或高或低,树丛小景置于其间。挑筐大汉和倚者背对观众以加强空间纵深感,拉开与右半段劳作者的距离,右半是前线左半是后方的感觉。老翁似乎正在语重心长地对下代人叙述自己的愿望和信心,描绘着未来的美好景象。在中国传统技法和西方传统技法方面所具有的深厚功底。白描勾勒手法被运用于人物外形轮、衣纹处理和树草等植物的表现上,而西方传统绘画强调的透视关系、解剖比例、明暗关系等,在构图、人物动态、肌肉表现方面发挥得淋漓尽致,徐悲鸿在这幅作品中将中西两大传统技法有机地融会贯通成一体,独创了自己"中西合璧"的写实艺术风格 《田横五百士》是画家徐悲鸿1930年完成的大型历史题材布面油画。该画现藏于北京徐悲鸿纪念馆。 画面选取了田横与五百壮士诀别的场面,着重刻划了不屈的激情,表现出富贵不能淫、威武不能屈的鲜明主题。徐悲鸿创作此画时,正值中国政局动荡,日寇开始在中国横行,徐悲鸿意在通过田横故事,歌颂宁死不屈的精神。 历史背景田横是秦代末年齐国的旧王族,继田檐之后为齐王。汉高祖刘邦消灭群雄后,田横和他的五百壮士逃亡到一个小岛上,刘邦听说田横得人心,恐日后有患,所以派使者去说服田横,赦他的罪,召他回来,欲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