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件编号13618145

【核心素养教案】24.京剧趣谈 第二课时 教案

日期:2024-06-18 科目:语文 类型:小学教案 查看:10次 大小:1315328Byte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3
教案,核心,素养,京剧,趣谈,第二
  • cover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京剧趣谈 教案 教学版块(课题) 京剧趣谈 课时 40分钟 教学目标 能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根据课文描述,展开联想和想象,理解课文。阅读课文,了解京剧艺术特色,感受中国民族文化艺术的精彩。 核心素养目标 文化自信:熟读课文,通过语言文字的描述,了解艺术带给人们的享受。语言应用:学习课文用具体事例说明京剧表演特点的说明方法。思维能力:熟读课文,根据课文描述,展开联想和想象,理解课文。 审美创造:通过不同形式的教学,了解京剧艺术特色,感受中国民族文化艺术的精彩。 教学内容 能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根据课文描述,展开联想和想象,理解课文。阅读课文,了解京剧艺术特色,感受中国民族文化艺术的精彩。 教学重难点 了解京剧艺术特色,感受中国民族文化艺术的精彩。 学具准备 制作教学PPT。 教学过程 一、知识复习1、根据加点字词写出相应的反义词。1.这一根虚拟的马鞭,给演员以无穷无尽的表演自由:可以(高扬),可以低垂 。2.《拾玉镯》中小姑娘纳鞋底,鞋底是(实)的,针线可是虚的,但在演员手里,“无”远远胜过了“(有)”。3.俗话说“一(动)不如一静”,古诗也说“此时无声胜(有声)”,讲的就是这种情况。2、词语辨析“姿态”和“姿势”都有“身体所呈现出的形象、样子”的意思。区别在于∶“姿态”侧重于人的神态与气韵,常常用来比喻态度,既可用于人,又可用于物;“姿势”侧重于身体或动作本身的样子,有时也比喻阵势,多用于人。例句:①荷花盛开的姿态非常优美。②马戏团喜剧演员的走路姿势十分滑稽,引得现场观众们大笑不止。 二、整体把握快速默读课文,说说课文主要讲了一件什么事。课文分《马鞭》和《亮相》两部分内容,具体介绍了京剧中关于道具和亮相的艺术表演特色,表现了作者对中国传统戏曲艺术的热爱之情。 三、品读释疑(一)研读课文第1部分(马鞭)1、有感情地范读。学生自由练读。 2、说说京剧舞台上是怎样解决“骑马”的问题的。 用道具“马鞭”代替骑马。 你是怎样理解“但在演员手里,‘无’远远胜过了‘有”这句话的 这句话中的“无”指的是没有道具,“有”指的是有配合演出的道具。在京剧舞台上,演员能够不用实物或只用部分实物模仿生活的表演,这种虚拟的动作,经过了艺术提炼和加工,比实际的生活中的动作更加具有美感。所以说在演员手里“无”远远胜过了“有”。 (二)研读课文第2部分(亮相)1、本段中,对台下观众进行神态描写有什么作用 这里描写观众的紧张神态,是对舞台上演员表演的激烈打斗场面的烘托,衬托出表演的精彩,引人入胜,为下文的“静”作铺垫。 “此时无声胜有声”的诗句的引用,有什么好处 说明这时候没有声音比有声音更有表现力,人们的情绪已经与京剧表演中传达的情感相融相通,突出了京剧艺术的高妙之处。 3、亮相有什么特点 这样的亮相有什么好处 从课文中我们了解到了京剧的哪些艺术特色 亮相是一个表演动作,是精彩之处的突然的短促停顿,对演员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这样的亮相可以向观众展示美丽的造型,也便于拍摄剧照。从课文中了解到了京剧的道具具有虚拟性,表演具有程式性和技巧性。 四、课文主旨课文通过介绍京剧中“马鞭”和“亮相”这两种艺术表现形式的特点和独特魅力,表达作者对京剧的喜爱之情和对祖国传统文化强烈的自豪感。 阅读感悟:京剧是我们的国粹之一,它有丰富多变的京剧脸谱,有约定俗成的角色及相应的服饰,有不同的道具,更有美妙的唱腔。让我们在不断学习现代生活知识的同时,观看或欣赏一些京剧曲目,感受蕴含其中的中华传统文化。 五、知识拓展对比的表现手法 课文中运用了大量的对比描写,来体现京剧在舞台上强大的艺术表现力。如马鞭与马,鞋底与针线,酒壶酒杯与饭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