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件编号13628039

沪科版八年级物理全一册10.3《做功了吗》教案(表格式)

日期:2024-06-16 科目:物理 类型:初中教案 查看:76次 大小:28723Byte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1
科版,八年级,物理,一册,10.3,做功了吗
  • cover
教学方案 课 题 第十章第3节 做功了吗 课 型 新授课 教学目标 1.知道力学中做功的含义。能说出做功包含的两个必要因素,并能判断出力是否对物体做功。能列举出生活中关于做功的实例。2.知道计算功的大小的表达式,以及表达式中每个物理量的物理意义和单位。3.能应用公式W=Fs进行简单的计算。4.知道机械功的原理。 教学重点 “做功”的两个必要因素。 教学难点 知道力学中做功的含义。 教学方式 讨论式、讲授式 教具学具 多媒体 教学过程设计 教师活动预设 学生活动预设 设计目的 【演示ppt3】组织学生活动:你能说出几个有关 “功”的词语吗? 思考、组词 激发学生学习兴趣,了解“贡献”和“成效”的含义 【演示ppt4、5】利用古今中外对于“功”的诠释,帮助学生了解力学中“功”的含义,即力给物体的运动带来了成效。 听讲 了解力学中功的含义 【ppt6】利用叉车托举货物的实例,引导学生判断机械工作是否有成效。讲解:货物在力F的作用下被举高,力F对货物的运动做出了贡献。【ppt7】板书:一、怎样才算做功1. 机械功物理学中把力和物体在力的方向上移动距离的乘积叫做机械功,简称功。【ppt8、9】引导学生通过对实例的分析得出机械功的两个必要因素,进一步理解机械功的含义。提问:如果力对物体有成效也就是力对物体做功了,必须满足几个条件?【ppt10】板书:2.做功的两个必要因素(1)作用在物体上的力(2)物体在这个力的方向上移动的距离【ppt11-13】组织学生讨论三种不做功的情况。【ppt14】归纳总结,同时板书:3. 三种不做功的情况(1)有F无s;(2)有s无F;(3)F垂直s 【ppt15】介绍功的计算公式、单位和物理意义。同时板书:二、怎样计算功1.功等于力与物体在力的方向上通过的距离的乘积。2.公式: W=Fs3.单位:F—力—N s—距离—m W—功—J 1J=1N m4.物理意义:1N的力使物体在力的方向上通过1m的距离时所做的功为1J。 【ppt16、17】组织学生解答例题。(注意学生的计算书写格式)【ppt18】知识拓展:负功。【ppt19】进行小结。【ppt20、21】布置作业。 思考讨论后回答:有成效。记录思考、讨论思考后回答记录讨论后回答记录听讲、记录 记录思考并解答听讲、判断、讨论 创设情境,引入功的概念了解做功包含的两个必要因素,能判断出力是否对物体做功知道力不做功的三种情况知道功的计算公式、单位和物理意义 会判断力是否做功;会用公式进行简单计算了解力做负功的情况。 板书设计 第3节 做功了吗一、怎样才算做功1.机械功物理学中把力和物体在力的方向上移动距离的乘积叫做机械功,简称功。2.做功的两个必要因素(1)作用在物体上的力(2)物体在这个力的方向上移动的距离3.三种不做功的情况(1)有F无s;(2)有s无F;(3)F垂直s 二、怎样计算功1.功等于力与物体在力的方向上通过的距离的乘积。2.公式: W=Fs3.单位:F—力—N s—距离—m W—功—J 1J=1N m4.物理意义:1N的力使物体在力的方向上通过1m的距离时所做的功为1J。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