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 13642316

高一音乐人音版3.5 鼓乐铿锵 课件 (34张PPT+内嵌音视频)

日期:2025-05-20 科目:音乐 类型:高中课件 查看:91次 大小:274192281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12
高一,音乐人,音版,鼓乐,铿锵,课件
  • cover
鼓 乐 铿锵 鼓吹乐 打溜子 吹 歌 目录 在战争中,鼓的作用作用是什么? 传递命令,统一步伐,鼓舞士气 春秋战国时代的一鼓、二鼓、三鼓分别代表了进攻、追击和即将取胜、歼灭敌军。 鼓 在狩猎中,鼓的作用作用是什么? 吓兽围猎 传递信息 鼓 鼓的其他用途: 远古时期,鼓被尊奉为通天的神器,主要是作为祭祀的器具。 从周代开始,鼓作为乐器出现。 周代有八音,鼓是群音的首领,古文献所谓“鼓琴瑟”,就是琴瑟开弹之前,先有鼓声作为引导。 图为西汉杀人祭柱场面铜贮贝器 鼓的种类 非洲鼓 架子鼓 军鼓 鼓的种类 堂鼓 手鼓 水鼓 神鼓 腰鼓 壹 鼓吹乐 山西绛州鼓乐 山西是鼓的发源地之一,也是我国鼓乐品种繁多,艺术水平发展较高的地区之一。 春秋时期就有了绛州鼓乐,绛州鼓乐又称绛州大鼓,被誉为“最杰出的国乐表演”、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命名为“世界无形文化遗产” 鼓吹乐 又称鼓乐,是一种在中国农村流传最广的演奏形式,以吹奏乐器和打击乐器为主的民间器乐合奏。 绛州鼓乐《滚核桃》 《滚核桃》 《滚核桃》描写的是劳动者在核桃丰收之后,集中装袋、运到房顶,晾晒核桃、核桃滚散开来等一系列场景,并且模拟了晾晒核桃时发出的迥然不同的各种声响,展示了一个生动的劳动场景。全曲分为头、身、尾三部分。 思考: 1、视频中敲得是什么鼓? 2、说说另你印象深刻的演奏技法。 扁鼓 演奏技法:敲击、闷击、滚奏、磨打等。由于演奏技法的差异,造成音响音色上的不同。 扁鼓 鼓面 鼓边 鼓帮 鼓环 鼓钉 绛州鼓乐主奏乐器 “头”部 速度由慢到快 力度由弱到强 头: 思考:演奏在速度、力度上有何变化? 秋风徐徐,核桃坠地有声,越落越多。 “身”部 固定节奏 不断重复变化 身: 思考:该片段的节奏有何特点? 核桃装袋,运到房顶。 “尾”部 速度由慢到快 力度由强到弱 尾: 思考:对比“尾”部分和“头”部分在速度、力度上有何异同? 房顶晾晒,核桃散开来,滚落在地上。 绛州鼓乐《滚核桃》乐曲由头、身、尾三部分组成。 ◆ 头(引子):表现出农民晾晒核桃的生活情景。 ◆ 身(主体):表现农民晾晒核桃的动作与心情,也模拟了晾晒核桃是发出的迥然不同的声响,渲染出农民丰收后喜悦的景象。 ◆ 尾(尾声):表现农民休息下来后那种悠闲舒适的生活景象。 贰 打溜子 打溜子 打溜子是流行于湖南土家族的一种民间器乐合奏,通常用马锣,大锣,头钹,二钹四件乐器演奏,乐器内容多描绘动物形象及劳动生活情境。打溜子被称为“土家族的交响乐”。 常用四种乐器 打溜子历史悠久,表现力丰富,是湖南土家族独有的艺术形式。 马锣 溜子锣 二钹 头钹 《锦鸡出山》 《锦鸡出山》是一首根据湖南土家族人民喜闻乐见的民间音乐“打溜子”改编的乐曲。乐曲以锦鸡为描写对象,通过几种打击乐器特有的音色及多变的演奏技法,生动地刻画了锦鸡的各种生活动态,并借此表现了土家族人民热爱生活的乐观情趣。 《锦鸡出山》的全曲,下设五个小标题,并借小标题划分了乐曲的段落。在一定程度上,这些小标题提示了乐曲所表现的生活形象内容。 锦鸡出山 山间春色 结队出山 溪涧戏游 众御顽敌 荣 归 划分乐曲 锣鼓经 锣鼓经是中国传统器乐及戏曲里面常用的打击乐记谱方法,也称为"锣经",主要是用鼓、板、大锣、小锣、铙钹、堂鼓等打击乐的声音组合成各种不同的节奏,以烘托舞台上肃穆、悠闲、抒情、紧张、激烈、惊惶的不同的情绪及气氛。 锣鼓经实际上是以口头背诵的锣鼓谱。将各种打击乐器以不同的方式加以组合,并通过各种不同的节奏形态演奏出来,就形成一套套的锣鼓点。将各种锣鼓点按其实际音响与节奏口头背诵,则称为锣鼓经。简称锣经。 锣鼓经在戏曲的训练与排演中有重要作用,是戏曲艺人必须熟悉掌握的手段。 拓展: 呆:马锣 乙配:头钹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