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件编号13683555

2022-2023学年九年级物理上册备课无忧(苏科版)14.3 欧姆定律 课件(共33张PPT)

日期:2024-06-16 科目:物理 类型:初中课件 查看:53次 大小:750256Byte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12
2022-2023,33张,课件,定律,欧姆,14.3
  • cover
(课件网) 苏科版 九年级上册物理 14.3 欧姆定律 第十四章 欧姆定律 方法一: 去掉一节电池 方法二: 给电路增加电阻 请思考:如果要使灯泡变暗有何办法? 情景引入:思考 1. 相同的灯泡,但发光程度不同,说明流过它们的 电流不同, 那么电流大小与哪些因素有关? 2. 流过导体的电流与导体的电阻及加在它两端的电 压存在怎样的定量关系呢? 猜测与假设: (1)导体中的电流与导体两端的电压_____; (2)导体中的电流与导体的电阻_____ 。 小组协作: 1、怎样测量电阻两端的电压? 2、怎样测量通过电阻的电流? 3、研究电流I如何随电压的变化而变化,要改变电阻两端电压,你能想到几种改变电压的方法?哪种最简便? 4、实验中那个量是不变的? 5、滑动变阻器在实验中的作用是什么? 设计实验 一、探究电流与电压的关系 实验电路图与实物图 A V R R' S 1、 根据电路图连接电路。连接电路时开关应( ),滑动变阻器的滑片移到( )。 2、检查电路无误后,闭合开关,移动滑动变阻器的滑片,读出电压表和电流表的示数,记录在表格中。 3. 再移动滑动变阻器的滑片,重做步骤2。 实验步骤 断开 阻值最大处 10 Ω 电压U/V 1.0 2.0 3.0 4.0 5.0 6.0 电流I/A 0.1 0.2 0.3 0.4 0.5 0.6 绘制图像 I/A U/V O 2.0 3.0 4.0 5.0 0.1 0.3 0.5 0.6 0.4 0.2 0.7 0.8 1.0 · · · · · R 6.0 7.0 8.0 9.0 · 实验结论 当导体的电阻一定时,通过导体的电流跟导体两端的电压成正比。 错误表述: 1、通过导体的电流与导体两端的电压成正比。(漏掉前提条件) 2、电阻一定时,导体两端的电压与导体中的电流成正比。(弄错因果关系) 归纳小结 1、实验方法:控制变量法———控制导体的电阻一定,改变导体两端电压进行实验。 2、 滑动变阻器的作用: (1)保护电路;(2)改变导体两端电压。 3、多次实验的目的:收集多组实验数据,使结论具有普遍性。 笔记: 探究电流与电压关系: 1、实验结论:电阻一定时,通过导体的电流与导体两端电压成正比。 2、控制变量法:控制导体的电阻一定,改变导体两端电压进行实验。 3、滑动变阻器的作用:(1)保护电路;(2)改变导体两端电压。 4、多次实验的目的:多次测量,使结论具有普遍性。 小组协作: 1、探究电流怎样随电阻的变化而变化,需要不断改变哪个量?需要控制哪个量不变? 2、实验中,电阻改变时,电阻两端电压也会随之改变,如何保持电阻两端电压不变? 3、当更换更大的电阻时,如何调节滑动变阻器? 设计实验 二、探究电流与电阻的关系 实验电路图与实物图 A V R R' S R1 R2 R3 1、 根据电路图连接电路。连接电路时开关应( ),滑动变阻器的滑片移到( )。 2、分别将5Ω、10Ω、20Ω、50Ω 的定值电阻连入电路中,调节滑动变阻器,使电压表示数保持不变(如U=2V),分别读出电流表的示数,记录在下面的表格中。 实验步骤 断开 阻值最大处 实验次序 电阻R/Ω 电流I/A 1 5 0.4 2 10 0.2 3 20 0.1 4 50 0.04 绘制图像 I/A R/Ω O 5.0 0.04 0.1 0.2 0.4 10.0 20.0 50.0 · · · · 实验结论 当导体的电压一定时,通过导体的电流跟导体的电阻成反比。 错误表述: 1、通过导体的电流与导体的电阻成反比。(漏掉前提条件) 2、电压一定时,导体的电阻与导体中的电流成反比。(忽略电阻的特性) 归纳小结 1、实验方法:控制变量法———控制导体两端的电压一定,改变导体的电阻进行实验。 2、 滑动变阻器的作用: (1)保护电路;(2)保持导体两端电压不变。 3、多次实验的目的:收集多组实验数据,使结论具有普遍性。 笔记: 探究电流与电阻关系: 1、实验结论:电压一定时,通过导体的电流与导体的电阻成反比。 2、控制变量法:控制导体两端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