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件编号13694588

【核心素养目标】17 盼 第二课时 教案

日期:2024-06-03 科目:语文 类型:小学教案 查看:52次 大小:191188Byte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3
核心,素养,目标,第二,课时,教案
  • cover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17盼 教学目标 1.学习掌握生字新词。 2.默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 3.了解作者是如何描写心理活动的。 4.了解课文是通过哪些事例来写“盼”的。 核心素养 文化自信:了解“我”盼的过程,学习作者围绕中心安排典型事例的写法。 语言应用:整体感知课文内容,把握故事情节,厘清行文思路,感受小主人公因新雨衣而产生的“盼”。 思维能力:学习通过人物动作描写、人物语言描写、人物神态描写和景物描写等来烘托人物心理状态的方法。 审美创造:体会盼中滋味,懂得热爱生活,用心感受生活的美。 教学重难点 重点:默读课文,知道课文写了哪些事例。 难点:体会文章是怎样围绕“盼”这一中心意思来写的,学习从不同方面或选取不同事例,表达中心思想。 第一课时 课时目标 1.逐段学习课文,理解课文内容。 2.领悟围绕中心意思,掌握从不同方面或选取不同事例来写的写法。 核心素养 文化自信:关注景物描写在文中的作用;体会文中心理描写的好处。 语言应用:把握文章的中心,理解作者是如何围绕中心组织材料的。 思维能力:领悟围绕中心意思,掌握从不同方面或选取不同事例来写的写法。 审美创造:体会盼中滋味,懂得热爱生活,用心感受生活的美。 课时重难点 领悟围绕中心意思,掌握从不同方面或选取不同事例来写的写法。 一、导入 日思夜念 心想事成 1.小作者迫不及待的试穿了新雨衣并急切地盼望下雨,那小作者的愿望实现了吗?让我们一起去课文中瞧一瞧吧! 有一天,妈妈下班回来,递给我一个扁扁的盒子。我打开一看,是一件淡绿色的、透明的新雨衣。 2.这件雨衣有什么特别的地方?哪些语句当中表现出小作者对雨衣的喜爱? 1)雨衣上竟然还长着两只袖筒,不像那种斗篷式的:手在雨衣里缩着, 2)什么也干不了。穿上这件情况就不同了,管你下雨不下雨,想干什么就干什么。 3)我立刻就抖开雨衣往身上穿。 4)我一边想,一边在屋里走来走去,戴上雨帽,又抖抖袖子,把雨衣弄得窸窸窣窣响。 写出小作者穿上新雨衣时充满新奇的样子和欢喜的心情。 3.小作者得到了这件雨衣后,一直在盼望着什么?从哪些地方表现出了小作者的盼? 我开始盼着变天。可是一连好多天,白天天上都是瓦蓝瓦蓝的,夜晚又变成满天星斗。 天气的好更衬托出“我”此时急切盼望的心情。 4.每天放学路上我都在想:太阳把天烤得这样干,还能长云彩吗?为什么我一有了雨衣,天气预报就总是“晴”呢? 心理描写:表现了小作者渴望下雨,而雨总也不来的焦急心理。 5.终于有一天,要变天了,“我”是怎样的心情,又发生了些什么事情呢?读第4-17自然段,让我们接着往下看吧! 1)有一天,快到家时,路边的小杨树忽然沙啦啦地喧闹起来,就像在嘻嘻地笑。还用问,这是起了风。一会儿,几朵厚墩墩的云彩飘游过来,把太阳也给遮盖住了。天一下子变了脸色。 这几句是什么描写?画横线的句子表现了“我”怎样的心理? 场景描写。把小杨树被风吹得沙啦啦的声响说成是在嘻嘻地笑,表面上是杨树在笑,实际是“我”在笑,表现了“我”因为要变天而高兴的心情。 2)路上行人都加快了走路的速度,我却放慢了脚步,心想,雨点儿打在头上,才是世界上最美的事呢!(对比) 通过行人和“我”不同地表现再次说明了“我”因为要变天而高兴的心情。 真的要变天了,“我”可以穿新雨衣了,盼了那么久的事终于要实现了!为了6.穿上心爱的雨衣“我”都做了些什么呢? “妈妈!”我嚷着奔进厨房。(声音大 动作快 心中急切) …… “可是……还差半小时啊。”我嘟囔着,心想,你怎么就不向窗外看一眼呢?(不情愿 失望) …… “我今天特别特别不累。妈妈,我给你买酱油去吧,啊?”我央求着。(期盼 渴望) “可是……不是还要炖肉吗?炖肉得放好多好多酱油呢。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