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第1章 地球上的生物 复习检测卷 [时间:90分钟 分值:120分] 1.含羞草受到碰触时展开的叶片会合拢,这种现象说明生物( ) A.具有应激性 B.能进行生长和发育 C.具有遗传和变异的特征 D.能繁殖 2.“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体现了生物的基本特征是( ) A.具有遗传和变异的特征 B.具有应激性 C.能繁殖、生长和发育 D.能进行呼吸 3.下列都属于生物的是( ) A.机器人和蘑菇 B.珊瑚和珊瑚虫 C.钟乳石和熊猫 D.含羞草和生石花 4.下列不属于生命现象的是( ) A.AlphaGo机器人下棋 B.母鸡带领小鸡吃米 C.葵花朵朵向太阳 D.婴儿听优美的音乐 5.下列生物中,均属于水生生物的是( ) A.青蛙、鸭子 B.睡莲、蛇 C.绿藻、虾 D.蜻蜓、鲨鱼 6.下列自然现象中具有生命特征的是( ) A.日出日落 B.潮涨潮退 C.花开花谢 D.春去秋来 7.骆驼适应沙漠环境的特点有( ) ①四肢底部有厚皮 ②驼峰内贮有脂肪 ③有三个胃 ④身体表面长有毛 ⑤身体高大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⑤ D.③④⑤ 8.生活于洞穴中的某种鱼类因终年不见阳光,某一感觉器官有退化现象。这一器官是( ) A.味觉 B.听觉 C.嗅觉 D.视觉 9.“天高任鸟飞”是人们内心的希冀,为什么人就不能像鸟一样自由飞翔呢?请分析下列数据:成人骨骼占体重约 20%,心脏占体重 0.42%,心率 72 次/分钟;家鸽骨骼占体重 5%~6%,心脏占体重 1.72%,心率 135~244 次/分钟。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人骨骼强健,只要给人手臂上安装了翅膀,人也能像鸟一样自由飞翔 B.人的心脏占体重仅 0.42%,心率也低,不能满足高强度的飞行运动 C.人的形态结构特征是与陆地直立行走相适应的 D.家鸽的心脏占体重的百分比很大,心搏次数高,血流快,适于飞行生活 10.“苔花如米小,也学牡丹开”“一母生九子,连母十个样”中描述的现象体现的生物基本特征分别是( ) ①生物能生长和发育 ②生物具有遗传和变异的特征 ③生物能进行繁殖 ④生物具有应激性 A.①② B.①③ C.③② D.③④ 11.下列诗句包含生命现象的是( ) A.碧玉妆成一树高,万条垂下绿丝绦 B.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 C.窗含西岭千秋雪,门泊东吴万里船 D.春江潮水连海平,海上明月共潮生 12.“竹外桃花三两枝,春江水暖鸭先知”是宋代诗人苏轼《惠崇春江晚景》中的诗句,它描写的对鸭生活影响的非生物因素主要是( ) A.水 B.阳光 C.温度 D.空气 13.叶圣陶先生曾这样描述爬山虎:“那些叶子铺在墙上那么均匀,没有重叠起来的,也不留一点儿空隙。”从生物学角度分析,这种现象体现了哪一种非生物因素对生物的影响?( ) A. 阳光 B. 温度 C. 空气 D. 水分 14.原鸡是家鸡的祖先,家鸡和原鸡有很多相似的特征,但家鸡的产蛋量高。人们能把原鸡驯化成产蛋量高的家鸡,是因为生物具有( ) A.生殖的特征 B.生长和发育的特征 C.遗传和变异的特征 D.应激性的特征 15.生活在炎热且干燥环境中的植物,可能具有的植物特征是( ) A.大而薄的叶,根系不发达 B.大而薄的叶,根系发达 C.小而厚的叶,根系不发达 D.小而厚的叶,根系发达 16.下列有关生物的形态和生活习性与其生存的自然环境相适应的叙述,错误的是( ) A.蒲公英的种子像降落伞,能借助风力传播到远方 B.兔的牙齿分化为门齿、臼齿,与其进食植物的习性相适应 C.鸟类的身体呈纺锤形,前肢变成翼,以适应空中飞行 D.生活在沙漠中的骆驼,四肢底部有厚皮,可以减少行走时所发出的声音 17.在研学中,一群学生看到几只鸟在水面游动,还会潜入水底,科学老师告诉他们这是绿头鸭。据此推测,绿头鸭的足具备下列哪种形态特征?(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