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 13740290

第六单元 二十一《诗经》二首 课件-2022-2023学年高一上学期中职语文高教版基础模块上册(共20张PPT)

日期:2025-04-28 科目:语文 类型:课件 查看:71次 大小:885876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9
第六,中职,PPT,20张,上册,模块
  • cover
(课件网) 诗经 两首 《诗经》是我国 第一部 诗歌总集,收入自 西周初年至春秋中叶 约五百多年的诗歌 305 篇,所以又称“ 诗三百 ”。在先秦典籍中被称为“诗”,孔子将《诗三百》做为道德教育的教材,后来儒家学派把它当成经典,奉为“六经”之一。 《诗经》广泛地反映了古代社会生活,富于写实精神,是我国诗歌现实主义传统的源头。 体制 表现手法 风(十五国风)160 雅(大雅、小雅)105 颂(周颂、鲁颂、商颂)40 赋 比 兴 风土之音(民间歌谣) 朝廷之音 宗庙之音 “赋”就是直接叙事、刻画和抒情 “比者,以彼物比此物也”, “兴者,先言他物以引起所咏之词也” 你对《诗经》的了解有多少? 一、反映人民大众苦于剥削压迫 二、反映人民苦于战争 三、反映爱情生活和婚姻问题 四、反映劳动生活 五、讽刺当权者的荒淫无耻 揭露他们的残暴 开创现实主义文学传统 《静女》选自《诗经 ·邶风》,是一首优美 的爱情诗。这首诗格调 轻松优美,把民间一对 男女恋人约会时的情景 写得生动活泼,充满了 浓郁的生活气息。. 静女其姝,俟我于城隅。 shū sì yú 爱而不见,搔首踟蹰。 chí chú 静女其娈,贻我彤管。 luán tóng 彤管有炜,说 怿女美。 wěi yuè yì rǔ 自牧归荑,洵美且异。 kuì tí xún 匪女之为美,美人之贻。 yí 《静女》 【注释】 静:娴雅安详。 姝:美好。 爱:隐藏。 说怿:喜悦。 踟蹰:亦作”踟躇”,徘徊不定的样子。 贻:赠送 归荑:赠送茅草芽。 洵:诚然,实在。 炜:鲜明有光的样子。 其:形容词词头,无实义。 有:形容词词头,无实义。 【通假字】 见(通“现”) 爱(通“薆”) 说(通“悦”) 女(通“汝”) 归(通“馈”) 匪(通“非”) 文雅的姑娘长得美, 约我相会在城楼。 暗里躲着不出现, 让我想走又不走。 文雅的姑娘长得美, 送我一只红管箫。 红色管箫有光泽, 我对管箫很喜好。 郊外采茅送给我, 茅草美丽又稀奇。 不是茅草长得美, 《静女》 地点人物: 青年之急 城隅;静女其姝 爱而不见: 故意逗人: “我”的举动: “我”的心情: “我”的情感: “我”的为人: 搔首踟蹰 焦灼、忧虑 爱慕和思念 憨厚、真诚 天真活泼、调皮可爱 陶醉其中: 彤管有炜 说怿女美 女:既指彤管, 又指姑娘。 我:表面赞管美, 实际赞女之美。 美人 赠管 美丽又稀奇: 匪汝之为美 美人之贻 美人 赠茅 相约图 相见图 相见图 全诗刻画了静女什么样的形象? 美丽、天真、 活泼、善良、纯情 提问:结合“赋”“比”“兴”的具体涵义,试分析《静女》中所运用的写作手法。 1.赋:全诗直陈其事,叙述了青年男子约见、相思的情景。 2.比:以“彤管有炜”喻女子之美;“荑” 暗喻女子感情的纯洁和真挚。 3.重章叠唱:“静女其姝”———静女其娈”,整齐且有变化。 4.男青年在约会之初,姑娘“爱而不见”,因而他“搔首踟蹰”,非常焦虑;到后来两人见面后,姑娘赠以礼物,他又“说怿女美”,爱不释手。这一喜一忧的对比,表现了男女青年之间真挚的爱情。 5.这首诗运用了双关的修辞手法。“彤管有炜,说怿女美”中的“女”,既指“彤管”,又指姑娘。男青年托物抒情,表面上是喜爱“彤管”,其实是借此来表达他对姑娘的喜爱之情。 卫风 . 氓(méng) 给下列划线的字注音 氓( méng ) 淇( qí ) 愆( qiān)期 将( qiāng )子无怒 载笑载( zài)言 犹可说( tuō )也 于( xū)嗟鸠兮 淇水汤汤( shāng )   夙( sù )兴夜寐 渐( jiān )车帷裳(cháng ) 重要字词、通假字、古今异义(见书上注释) 梳理课文的行文思路: 全诗六章,以“我”(女主人公)的口吻叙 述自己爱情经历。 三部分: 恋爱(1、2章) 婚变(3、4、5章) 决绝(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