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件编号13756903

第6课 戊戌变法 学习任务单(含答案)

日期:2024-05-29 科目:历史 类型:初中学案 查看:97次 大小:31028Byte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2
6课,戊戌变法,学习,任务,答案
  • cover
2.6 戊戌变法 学习任务单 【学习目标】 1.了解公车上书的时间和主张; 2.识记维新派创办的报刊及宣传的维新思想; 3.理解百日维新的内容和历史意义。 【课前预习任务】 【温故知新】 甲午中日战争 1.1895年初,日军进攻山东威海卫,北洋水师提督 自杀殉国, 全军覆没。甲午中日战争以中方战败而告结束。 2.《马关条约》的签订。 年春,清政府派 前往日本马关议和,双方签订了中日《马关条约》。 3.影响:使外国侵略势力进一步深入中国腹地,大大加深了中国的 化程度。 【感悟新知】根据预习,完成下面问题。 甲午战败,民族危机加深 (拉开序幕) (高潮) 领导阶级: 【课上学习任务】 1.依据课本内容,说一下戊戌变法分为几个阶段? 2.严复等资产阶级创办报刊、建立学会,主要目的是什么?作用是什么? 3.根据戊戌变法的内容,完成下面表格 项目 内容 政治 经济 文化 军事 4.戊戌变法带来的影响 【以史为鉴】 甲午中日战争后,有识之士开始寻找制度变革,资产阶级维新派制度变革以失败结束,这给我们带来怎样的教训?在接下来的探索中,要解决哪些阻力? 【巩固训练】 1.2018年是农历戊戌年,120年前中国进行了一场救亡图存的社会变革,这一变革开始了( ) A.政治制度变革的尝试 B.学习西方的工业文明 C.发展民族资本主义 D.学习西方的军事技术 2.1898年, 康有为40岁,梁启超25岁。变革前,两人都没有出过国,对西方文化和制度的了解只囿于表面,而且对于西方的认识,也只是局限于所读的传教士的出版物和对香港及上海的殖民管理中的见闻。这说明( ) A.西方列强支持维新变法 B.慈禧太后控制着政治和军事事务 C.维新派缺乏经验 D.顽固派反对变法 3.范文澜在《中国近代史》中评说,“光绪帝是满洲皇族中比较能接受新思想的青年皇帝,颇想有所作为”。能支撑这一结论的史实是光绪帝( ) A.提倡办洋务,推进全盘西化 B.提倡办实业,奖励发明创造 C.提倡兴共和,推行民主政治 D.提倡新文学,倡导文学革命 4.“各国变法,无不从流血而成。”甘愿为中国变法流血牺牲的是( ) A.康有为 B.梁启超 C.谭嗣同 D.陈宝箴 5.制作学习卡片是学习历史的一种基本方法。右边这张学习卡片记录的历史事件是( ) A.洋务运动 B.百日维新 C.公车上书 D.辛亥革命 6.某校为了纪念戊戌变法120周年,开展了一场历史知识竞赛活动。其中有一道题目问:“领导戊戌变法的人物是谁?”答案应该是( ) A.康有为、梁启超 B.孙中山、黄兴 C.陈独秀、李大钊 D.曾国藩、李鸿章 7.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有一天,康有为被请到总理衙门“问话”,出席“问话”的有李鸿章、翁同龢、荣禄等。“问话”一开始,荣禄就气势汹汹地教训康有为说:“你老是变法呀,变法呀,可你知道不知道,祖宗之法是不能变的!”康有为回答说:“祖宗之法是用来治理祖宗的领土的。今天祖宗的领土都保不住了,祖宗那套法还有什么用呢?……时代变了,祖宗之法也非变不可!”荣禄被驳斥得哑口无言,拂袖而去。 材料二 “臣窃闻东西各国之强,皆以立宪法、开国会之故。国会者,君与民共议一国之政法也。盖自三权鼎立之说出,以国会立法,以法官司法,以政府行政,而人主总之…人主尊为神圣,不受责任,而政府代之……故人君与千百万之国民,合为一体,国安得不强?” ———康有为《请定立宪开国会折》 材料三 乙未二三月间,和议将成,适逢会试之年,各省举人集于北京者以万数千计,康有为创议上书拒之。梁启超乃日夜奔走,号召连署上书论国事,广东、湖南同日先上,各省从之……既而合十八省之举人聚议于北京之松筠庵……与斯会者凡千三百……其书之大意凡三事:一曰拒和,二曰迁都,三曰变法。而其宗旨则以变法为归。 ———梁启超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