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件编号13758961

沪粤版八年级上册《1.2 测量长度和时间》同步练习卷(含答案)

日期:2024-06-24 科目:物理 类型:初中试卷 查看:42次 大小:219440Byte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5
八年级,上册,1.2 测量长度和时间,同步,练习,答案
  • cover
沪粤版八年级上册《1.2 测量长度和时间》同步练习卷 一 、单选题(本大题共9小题,共45分) 1.(5分)小强同学在一次测量某物体长度时,记录了五次测量结果,即,,,,则该物体的长度应为 A. B. C. D. 2.(5分)如图,下列刻度尺的使用方法中,正确的是( )。 A. B. C. D. 3.(5分)(2021 凉山)小强同学在一次测量某物体长度的实验中,正确记录了四次测量结果,即18.12cm,18.13cm,18.11cm,18.14cm,则该物体的长度应为( ) A. 18.125cm B. 18.1cm C. 18.13cm D. 18.12cm 4.(5分)我们所用的物理教科书的长度约为 A. B. C. D. 5.(5分)某学生在测量记录中忘记写单位,下列哪个数据的单位是 A. 普通课本一张纸的厚度是 B. 茶杯的高度是 C. 物理书的长度是 D. 他自己的身高是 6.(5分)下列数据不符合实际的是 A. 某中学生的质量约 B. 某中学生的身高约 C. 某中学生受的重力约为 D. 某中学生的百米赛跑成绩约 7.(5分)某同学用刻度尺先后三次测量一物体的长度,记录的数据分别为厘米,厘米,厘米,那么更接近真实值的数据的是 A. 厘米 B. 厘米 C. 厘米 D. 厘米 8.(5分)小轩用厚刻度尺测量铁块的长度图所示,方法正确的是 A. B. C. D. 9.(5分)关于误差,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 多次测量取平均值可以消除误差 B. 误差就是测量中产生的错误 C. 只要认真测量,就可以避兔误差 D. 选用精密的测量仪器可以减小误差 二 、填空题(本大题共6小题,共24分) 10.(4分)甲图中铅笔的长度是 _____,乙图中停表秒针盘的分度值是 _____,停表读数是 _____。 11.(4分)为了减少测量时产生的误差,一般采用多次测量求平均值的方法。同一物体长度的五次测量记录是:,,,,,其中明显记录错误的是 _____。根据以上测量记录,去掉错误的数据,该物体的长度应记作 _____。 12.(4分)如图所示是测量铜丝直径的方法。则刻度尺的分度值为 _____,此铜丝线圈的长度为 _____,铜丝的直径为 _____。 13.(4分)小明同学测量小木块的长度得到如下五组测量数据,则: A. 错误的测量是 _____ 小木块长度的测量值为 _____ 如果该小木块长度的实际值是,则此次测量的误差为 _____。 14.(4分)如图所示,为了让读数更精确,应选择_____刻度尺,所测物块的长度为 _____cm。 15.(4分)如左图所示,所测物体的长度是_____如右图所示,停表显示的时间是_____ 三 、计算题(本大题共2小题,共24分) 16.(12分)(1)观察机械停表表盘:小表盘指针旋转一周测量的时间是____分钟,一个大格是____分钟,一个小格是____分钟;大表盘指针旋转一周测量的时间是____秒,一个大格是____秒,一个小格是____秒. (2)读出____和____,然后将他们相加. 17.(12分)甲同学想测量一卷筒纸的总长度。考虑到纸筒上绕的纸很长,不可能将纸全部放开拉直了再用尺测量。甲同学的方法是:首先测出卷筒纸内半径为,外半径为,然后拉开部分卷筒纸测出它的长度为,此时卷筒纸的外半径由一开始的减小到,则卷筒纸的总长度为多少?用上面的字母表示 答案和解析 1.【答案】C; 【解析】解:数据、与其它数据准确值不同,为错误数据,舍去, 则该物体的长度应为:,故正确、错误。 故选:。 在实验中,减小误差的有效途径是多次测量求平均值;在求平均值时,要先对所有数据进行判断,把错误数据删除,然后进行平均,并且平均值的有效数字与原始数据保持一致。 此题主要考查多次测量求平均值减小误差,难度不大。 2.【答案】C; 【解析】略 3.【答案】C; 【解析】略 4.【答案】B; 【解析】解:一根筷子的长度约,初中物理课本的长度与此差不多,在左右。 故选:。 此题主要考查我们对常见物体长度的估测,根据对日常生活中常见物体和长度单位及其进率的认识,找出符合题意的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