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件编号13772541

【核心素养目标】人教版六年级上册第四单元第四课时《啊,朋友》教案

日期:2024-06-12 科目:音乐 类型:小学教案 查看:55次 大小:1362432Byte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3
第四,核心,素养,目标,人教,六年级
  • cover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人教版音乐六年级上册第四单元第四课时《啊,朋友》教学设计 课 时:1课时 1、教材分析:人民教育-出卷网-六年级上册歌曲《啊! 朋友》原是意大利的一首民歌,表现了游击队员为革命 视死如归的革命乐观主义精神。南斯拉夫电影《桥》用意大利民歌《啊! 朋友》作为影片的主题曲,在影片中多次出现,通过不同的情绪渲染了不同的环境和气氛,深刻地刻画了游击队员内心的情感,取得了很好的效果。歌曲为一段体结构,小调式,旋律流畅,一气呵成,弱拍起唱和切分音的使用,使歌曲具有一种向前的推动感。全曲由不规则的四个乐句组成,音乐形象鲜明,前两个乐句基本围绕着主题动机进行。在第二乐句结束时连续使用了三个四分音符 3 突出了 “ 再见吧 ” 三个词,然后将歌曲推向高潮。在最高音处唱出了 “ 如果我在战场中牺牲,把我埋葬在山冈 ” ,没有丝毫悲伤的情绪,表现了游击队员的革命乐观主义精神,接着下行到主音上结束。 2、学情分析:六年级学生开始进入少年期,身心的发展正处在由幼稚趋向自觉,由依赖趋向独立的半幼稚半成熟交错的矛盾时期。求知的欲望和能力,好奇心都有所增强,对新鲜事物开始思考、追求、探索。音乐的基础知识比较扎实,对各种音乐要素、音乐体裁都比较了解。能听辨一些常用的演奏乐器的音色,能视唱一些简单的乐谱等。这些都为课堂内的新课学习奠定了基础。 3、教学方法:讲授法、讨论法、练习法、体验感悟法。 4、教学用具:多媒体课件、电子琴等 5、学生用具:课本 课题 《啊,朋友》 第4课时 学科 音乐 年级 四年级 教学目标 审美感知目标:通过音乐与电影故事相结合的形式,学生了解歌曲产生的年代及创作背景,并对电影音乐产生兴趣,由此更加喜爱音乐。艺术表现目标:学生准确掌握歌曲难点节奏(弱起节奏、切分节奏),增强节奏感,训练协调性,感受歌曲情绪与节奏之间的关系。创意实践目标:通过两个影片片段的欣赏,学生体会速度、力度、音色等不同音乐要素所表现的不同的情绪情感,并能用自己的歌声表达不同的情感。文化理解目标:学生准确视唱曲谱,准确把握歌曲情绪,用适当的力度有表情的参与歌曲的表现。学生感受到游击队员的革命乐观主义精神,爱国情怀得以激发。 重点 用有弹性的声音和乐观的情绪歌唱电影歌曲《啊! 朋友》。 难点 体会速度、力度等不同音乐要素所表现的不同的情绪情感。 教学过程 教学环节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新知导入 组织教学,师生问好。师:今天我们欣赏一部经典的影片—前南斯拉夫的经典电影《桥》,大家看过这部电影吗?师:在影片中感受到浓浓的战友请,友谊一直都是我们生活中的主题之一,你知道哪些关于友谊的歌曲?师:《朋友》,《友谊地久天长》 学生认真听,回答老师的问题。 导入课题。 讲授新课 师:我们本节课就要影片《桥》中的插曲,有关友谊的歌曲《啊,朋友》1、聆听《啊,朋友》师:1)歌曲的速度是怎样的 2)歌曲情绪是怎样的?2、(歌曲背景)3、再次聆听《啊,朋友》1)歌曲拍子是什么?2)思考:为什么在残酷的战争年代,他们还能唱着这样活泼的歌呢?4、发声练习节奏练习朗读歌词,品味歌曲情感请同学们跟着钢琴用“lu”歌唱歌曲旋律这五段歌词应该怎么唱呢?视唱歌曲前四段唱第一个房子里的旋律,最后一段唱第二个房子的旋律10、加上歌词试试吧!11、让我们来回答,为什么在残酷的战争年代,他们还能唱着这样活泼的歌呢?是因为游击队员的乐观主义精神。他们坚信能把德国法西斯赶出去,取得革命的胜利。同时我们还能在歌曲里听到一种紧迫感,这种紧迫感来自于哪里呢?12、还记得,我们之前学的弱起小节吗?这种紧迫感来自于前八分休止,就是之前我们学的弱起小节,就好像是游击队员向我们召唤。请大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