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 13773890

国殇屈原19 教案 (中职专用)2022-2023学年高教版语文基础模块上册

日期:2025-01-24 科目:语文 类型:教案 查看:13次 大小:2195856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5
国殇,屈原,教案,中职,专用,2022-2023
  • cover
《国殇》教学设计 (第二课时) 教学目标: 1、感知并分析本诗战争场面描的特点,掌握诗歌画面构建的基本方法。 2、在理解“鬼雄”独特之处的基础上,领会作者创作这一群体形象的深远意义。 3、引导学生迁移思维、贴近生活、关注现实,进而弘扬诗文所歌颂的爱国主义精神。 教学重点:分析文中战争场面描写的特点;把握“鬼雄”群体形象的独特之处。 教学难点:领会作者塑造这一群体形象的深远意义。 教学方法:自主学习、品读鉴赏、合作探究、迁移延伸。 课时安排:2课时(本设计为第二课时) 学情分析:本篇文章选自于选修教材《中国古代诗歌散文欣赏》第三单元推荐作品,是屈原爱国主义诗篇的代表性作品。这一阶段的学生已经具备一定的诗歌鉴赏技法,能够对诗歌的基本内容加以分析与解读,但由于学生阅读量和知识面有限,情感较为淡漠,在激发学生爱国主义情感上有一定的难度。教师在讲解与点拨过程中,一要补充与作者相关的时代背景,帮助学生全面感知人物形象,二要引导学生公正客观评价人物形象,借此理解作者的创作意图,三要逐步渗透诗歌赏析的解题技法和关注要点,使学生能够真正融入课堂,学有所获,学以致用。 本节课学习要求:以我耳听之、以我眼观之、以我心思之、以我心悟之、以我口诵之、以我力传之。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导入:古往今来,大凡祭文在于衔以哀、寄以思,颂其德。而唯独这样几篇作品跳脱俗套,一显别样风采。韩愈的《祭十二郎文》,读之,不哭者不友,作者于生活往事中追思亡者,表达人间至情;陶渊明一改常人祭奠逝者的笔法,不避讳生死之言,用自悼的形式著成《自祭文》;而屈子在《国殇》一文中,祭奠人鬼,淡化了死难将士们丧师失地的悲痛情绪,以不可欺凌的崇高、昂扬的斗志、必胜的信念,为我们谱写了一曲动人心魄的祭歌、悲歌、赞歌。 二、以我耳听之,以我眼观之 【独立思考,展示对话】学生品读诗歌前十句(第一段),分析屈原笔下古战场的基本特点。展示学习成果,教师进行追问与引导点拨。 问题一:唐代诗人李华曾以“魂魄结兮天沉沉,鬼神聚兮云幂幂。日光寒兮草短,月色苦兮霜白”一展古战场的荒凉惨悴。较此而言,本文作者描绘了一幅怎样的战争场面? (提示:细读第一自然段,分析战争场面的特点。从视听结合的角度、全景与特写的角度、气氛渲染的角度等方面入手) 生1:听到了万马奔腾、战马嘶鸣的声音; 生2:听到了号角连天、兵器交戈、战鼓四起的声音; 师:除了这些,回归文本,当你读到“旌蔽日兮敌若云、矢交坠兮士争先”,你还听到了什么? 生3:旌旗卷动、寒风呼啸、将士们咆哮呐喊的声音。 师:很好,声声入耳、众音交杂,仿佛将我们带到了那遥远的古战场上。那么,你们又看到什么了?假设你是一位导演,你将如何调用镜头呢? 生4:大军压境、旌旗蔽日、将士冲锋,画面非常宏大,应该是全景呈现。 生5:还有与之对应的,尸横遍野、血流成河,场面非常惨烈,也是全景。 师:生前的勇猛当先,死时的悲惨壮烈,可歌可泣。那同学们有没有关注到一些特写镜头的呈现呢? 生6:埋轮系马、挥槌击鼓,主帅鼓舞士气、重振军心时为细节刻画。 师:由此观之,作者以灵活多变的手法,为我们营造了一副怎样的战争场面呢? 生总结:紧张、激烈、压抑、宏大、悲惨,而全在“悲壮”一词。 教师点拨:作者在第一段中,为我们层次勾画了三个场景:一在与敌交锋,奋勇当先,我们感受到了将士们的大无畏精神;二在于布阵攻守,殊死鏖战,我们感受到的是将士们的坚毅不屈。三在于马革裹尸、撼动天神,将士们最终战死沙场,以身许国。这样的浅吟悲歌,动人心魄。 三、以我心思之 【独立思考,展示对话】学生结合第一段场面描写中所感知到的将士形象,分析屈子的点评之语,进一步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