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 13786881

《生命与健康常识》八上第八课 做个好网民 课件+素材

日期:2025-04-30 科目:校本课程 类型:初中素材 查看:85次 大小:80832101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0
生命与健康常识,第八,做个,网民,课件,素材
    (课件网) 第三单元 网聚正能量 统编版 八年级上 第八课 做个好网民 新知导入 从小我们就知道,在社会生活中要做“好公民”。运用网络,步入虚拟空间,我们要做“好网民”。成不了“好网民”,也就谈不上成为“好公民”。 我们生活在互联网时代,生活无处不网络。网络之大,内容庞杂,作为其中的一员,我们必须提高网络素养,心中有规矩,言行有底线,上网讲安全,做新一代好网民。 第三单元 网聚正能量 第八课 做个好网民 教学目标 1、知道网络空间的含义和要素; 2、知道营造清朗的网络空间的原因; 3、懂得要全面推进依法治网; 4、知道网络底线含义和内容; 5、懂得要筑牢个人网络信息防火墙; 6、知道青年网络文明志愿者的条件和职责; 教学重点:营造清朗的网络空间;筑牢个人网络信息防火墙; 教学难点:全面推进依法治网;青年网络文明志愿者的条件和职责。 新知讲解 一、共建清朗的网络空间 视频探究 “最好听的语文”上线发布 为诵读提供示范 “最好听的语文”上线啦!我们可以通过央广网、央视网、教育部官方网站等新媒体平台,点击收听由优秀播音员、主持人和录音师倾力打造的一部高标准、高品质的“有声语文教材”,更好地理解语文课的内容,进而提升我们的语文素养,将惠及全国1.5亿中小学生和900余万教师。 视频给我们什么启示? 给我们什么启示? (1)互联网虽然是无形的,但运用互联网的人们都是有形的。 (2)互联网是网民的共同家园,是我们学习、生活和工作的新空间。 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CNNIC)8月31日在京发布第50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报告显示,截至2022年6月,我国网民规模为10.51亿,较2021年12月新增网民1919万,互联网普及率达74.4%。网民人均每周上网时长为29.5个小时,使用手机上网的比例达99.6%。 材料探究 网络空间的含义和要素 信息平台 网络空间是人们运用通信信息系统进行交互的空间,是一个虚拟的空间,包含三个基本要素:一是载体,也就是通信信息系统; 二是主体,也就是网民、用户; 三是构建一个集合,用规则管理起来。 (1)互联网作为20世纪最伟大的发明之一,有着旺盛的生命力,也有着“成长的烦恼”。 (2)谁都不愿生活在一个充斥着虚假、诈骗、攻击、谩骂、恐怖、色情、暴力的网络空间中。 (3)营造清朗的网络空间,需要政府、企业、社会组织共担责任。 (4)作为网民,我们也要积极参与。 为什么要营造清朗的网络空间 问题探究 网络空间是亿万民众共同的精神家园。网络空间天朗气清、生态良好,符合人民利益。网络空间乌烟瘴气、生态恶化,不符合人民利益。 ———习近平 (1)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的这一论断,表达了人民群众的共同心声。 (2)让网上精神家园天朗气清、生态良好,不仅是国家之幸,亦是人民之需。 (3)营造清朗的网络空间,培育积极健康、向上向善的网络文化。 给我们什么启示? 名言探究 信息平台 (1)在聊天软件上与好友对话,在微博、微信上结交朋友、晒照片、为朋友点赞,每个人的上网轨迹都被网络记录着。 (2)遵守全国青少年文明上网公约,加强自我约束,积极健康地进行网络表达和文明互动,理性对待网络上的各种信息,体现着我们良好的道德素养。 网络道德相伴网络而生。在虚拟的网络生活中,享受网络发展成果,必须有良好的道德修养,遵守文明上网公约。 给我们什么启示? 图片探究 要善于网上学习,不浏览不良信息。要诚实友好交流,不辱骂欺诈他人。要增强自护意识,不随意约会网友。要维护网络安全,不破坏网络秩序。要有益身心健康,不沉溺虚拟时空。 全国青少年网络文明公约 专家在线 (1)网络空间看似“虚拟”,但并非虚幻; (2)人们的上网行为都在客观地变成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