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件编号13825049

苏教版三年级数学下册《练习七》教案

日期:2024-06-09 科目:数学 类型:小学教案 查看:42次 大小:48418Byte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2
苏教版,三年级,数学,下册,练习七,教案
  • cover
苏教版义务教育教科书《数学》三年级下册第56~57页的练习七第1~7题和“思考题”。 1.结合具体的生活情境巩固24时记时法,会用24时记时法正确表示一天中的某个时刻,能正确进行普通记时法与24时记时法之间的相互转换。 2.联系生活经验,掌握求简单经过时间的方法,能正确解答一些相关的实际问题,进一步发展推理能力。 3.在学习过程中,进一步体会数学思考的严谨性,感受数学与生活的联系,培养对数学的积极情感,体会合理安排时间的重要性,养成珍惜时间的良好习惯。 熟练将24时记时法与普通记时法相互转换,计算简单的经过时间。 进一步巩固简单的经过时间计算。 多媒体课件、学习单。 ▍流程一:激趣导入,唤起旧知 1.出示情境:小芳和爸爸、妈妈准备利用暑假外出旅游,计划8月5日从南京乘火车去北京,8月9号从北京乘飞机返回。下面是小芳收集的部分信息: 南京到北京的部分列车时间及票价表 类型 出发时间 到达时间 票价/(元/张) 空调快车 21:29 次日09:25 硬座150,硬卧265 动车组列车 15:37 22:30 二等座315 高铁列车 8~19时,每小时至少有一次车,全程约4小时30分钟 二等座445 北京到南京的部分航班时间及票价表 航班 出发时间 到达时间 票价/(元/张) 折扣 A 08:10 10:10 1010 七五折 B 14:15 16:20 1010 九折 C 21:50 23:50 1010 六折 (1)从表中你知道了哪些信息?你从表中读到哪些关于时间的信息?说给同桌听一听。 (2)如果让你给些建议,你会如何选择? 预设: 出发及到达的时刻因素:将出发时间和到达时间的24时记时法转换为12时记时法,结合实际想一想是否合适。 旅途耗时因素:计算经过时间,时间短的更合适。 价格因素:参考票价选择班次。 (3)这几班列车或火车都是几点出发,几点到达,你能用12时记时法说给同桌听一听吗? (4)坐火车最快多长时间到达,比其他的列车快了多少?飞机呢?独立思考,在学习单上算一算,在小组里说说你的想法。 2.在选择火车、飞机班次的过程中,我们又感受到了哪些数学知识的价值? (1)请拿出学习单,自己边回忆、边梳理,再在小组里交流各自的想法。 学生反馈整理的情况,教师点评。 (2)对比几位同学的作品,你更喜欢哪种整理的方式?你最欣赏谁的作品,他好在哪里? (3)相关的两个知识点还有哪些值得强调和注意的地方? ▍流程二:自主探究,巩固知识 1.做练习七第1题 以下这几个时刻,你能进行互相转换吗?连连线。 12:00 21:00 7:00 19:00 15:00 早上7时 下午7时 中午12时 下午3时 晚上9时 (1)独立完成。 (2)你是怎样思考的?集体订正。 教师总结:具体转换时,我们既可以从24时记时法所表示的时间推想普通记时法所表示的时间;也可以反过来从普通记时法所表示的时间推想24时记时法所表示的时间。 (3)早上7时和下午7时在用24时记时法表示时有什么关系?数据上相差12。 2.做练习七第2题 用24时记时法表示图中钟面上的时间。 (1)说给同桌听一听,你是怎样想的? (2)可以寻找的判断依据有哪些? 教师总结:仔细观察图就能发现一些重要的信息,根据图中小朋友正在做的事情以及窗外的“月亮”和“太阳”判断出左边那个钟面所表示的是晚上10时30分,右边那个钟面所表示的是上午10时30分。 (3)时钟上显示了同一种时间,但其实却是一天中不同的时刻,人们正在做的事情也有很大的不同,你还能举出类似的例子吗? 3.做练习七第3题(解决问题) 邮递员上午9时第一次取信,以后每4小时取一次。你能用24时记时法表示出每次取信的时间吗? (1)如何理解“每4小时取一次”? (2)独立完成填写。 教师总结:已知经过时间,确定第二、三次取信的时间,可从9时起依次向后推4小时,或用加法计算。 4.做练习七第4题 2008年9月27日16:39到16:59“神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