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北京课改版八下 第十四章第四节人和生物圈 基础训练 一、单项选择题(共16小题) 1. 联合国将每年的 月 日定为“世界环境日”,旨在倡导保护地球生态环境。下列做法与环保理念不相符的是 A. 各种垃圾分类处理 B. 使用一次性筷子 C. 步行或骑自行车出行 D. 使用无磷洗衣粉 2. 共创文明城市,争做文明市民,昆明人在行动。我们提倡的是 A. 小草在呼吸,脚下要留情 B. 家住盘龙江,污水直接排 C. 公园鲜花美,采来嗅花香 D. 徒步游西山,树干刻字迹 3. 地球上最大的生态系统是 A. 森林生态系统 B. 草原生态系统 C. 海洋生态系统 D. 生物圈 4. 地球是所有生物赖以生存的唯一家园,关注生物的栖息地、关注生物圈就是关注人类自已的生存。下列有关生物圈、栖息地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 生物圈是最大的生态系统 B. 栖息地的破坏或丧失是威胁生物生存的关键因素 C. 生物圈包括大气圈的下层、水圈的大部和岩石圈的上层 D. 土壤类型、温度、湿度等环境因素,决定了各种栖息地有不同的特征 5. 小芳某天的生物作业是自制生态瓶,她准备了小鱼、石头、容器和池塘水,如果要构成一个完整的生态系统,还应补充 A. 分解者 B. 生产者 C. 消费者 D. 非生物部分 6. 生物圈包括 A. 大气圈的底部 B. 水圈的大部 C. 岩石圈的表面 D. 以上三项都是 7. 小明学习了有关人口增长的内容后,通过上网查询,得知中国在 年人口总数为 亿,并且自 年至 年以来人口数量还在不断增加,人口增加的同时也带来了一些问题,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①人口过度增长,导致环境质量下降 ②人口猛增会引发许多社会问题 ③只要解决粮食问题就可无限制增长人口 A. ①②③ B. ①② C. ①③ D. ②③ 8. 我们都应该成为解决环境问题的参与者,下列做法不利于解决环境问题的是 A. 实行垃圾分类及回收再利用 B. 农田作物秸秆还田再利用 C. 不浪费水电资源和生活物品 D. 随意丟弃使用过的废旧电池 9. 在水库的上游,将废弃农田和盐碱地改造成大面积芦苇湿地,通过生物降解、吸收,可以有效解决城市生活污水和农业生产对水源造成的污染问题,使水库水质得到改善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 湿地生态系统的自我调节能力是有限的 B. 处的水质比 处水质有所改善 C. 湿地中的所有生物构成了生态系统 D. 芦苇可以吸收城市污水和农业用水中的污染物 10. 人类生存和发展最基本的环境条件,也是限制世界人口增长的一个重要因素是 A. 粮食 B. 水 C. 土地 D. 能源 11. 下列关于人口与环境关系的叙述,正确的是 A. 环境能够为人类发展提供无限充足的生活资源 B. 人类能够改变环境,所以人越多越好 C. 人类的活动不受环境的影响和限制 D. 人口过度增长是导致生态平衡失调的重要原因 12. 诗词歌赋是我国传统文化的瑰宝,许多诗词中都蕴含着生物学知识。下列诗词能体现生态系统中物质循环的是 A. 人间四月芳菲尽,山寺桃花始盛开 B. 竹外桃花三两枝,春江水暖鸭先知 C. 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 D. 有心栽花花不开,无心插柳柳成荫 13. 日常生活中,不利于维持大气中“碳 氧”平衡的做法是 A. 乘公交车出行 B. 节约用电 C. 使用一次性纸制品 D. 爱护花草树木 14. 人类保护森林资源的最佳方案是 A. 禁止砍伐树木,树木越多越好 B. 一次性伐林、一次性采伐,省工省时 C. 根据需求随意采伐树木 D. 有计划、有选择性地采伐树木 15. 建立东北虎繁育中心保护东北虎,建立青海湖鸟岛自然保护区保护斑头雁等鸟类,对捕杀藏羚羊者绳之以法。以上三种保护生物多样性的措施,分别属于 A. 迁地保护、就地保护、法制管理 B. 迁地保护、自然保护、法制管理 C. 自然保护、就地保护、法制管理 D. 就地保护、迁地保护、法制管理 16. 习总书记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指出“人与自然是生命共同体”。在我们大力推进生态文明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