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 24048750

【大单元教学】5.1.4综合实践项目:设计并制作生态瓶 课件--人教版(2024)生物八上(共29张PPT)

日期:2025-11-27 科目:生物 类型:初中课件 查看:23次 大小:205493169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9
课件,29张,生物,2024,人教,生态
  • cover
(课件网) 综合实践项目:设计并制作生态瓶 第一章 生态系统 (人教版)七年级 下 学习目标 01 通过本节学习,你将知道: 1.理解生态瓶模拟自然生态系统的原理,明确非生物成分(光、水、塘泥) 和生物成分(生产者、消费者、分解者) 的功能,掌握“生物数量比例合理、环境条件适配”对生态瓶稳定的影响逻辑。 2. 在活动中反思和改进生态瓶的设计方案,并将解决问题的想法或创意付诸实践,形成团队合作意识。 知识探究 03 背景资料 “月官一号”实验表明,建造一个可让人类长期生存的人工封闭生态系统绝非易事,但这样的探索是很有价值的。你想进行这方面的探究吗?从设计制作一个小小的生态瓶做起吧! 观看视频:月宫一号 这里所说的生态瓶就是将一些个体较小的、不同类型的生物以及无机物,放在一个透明、密闭的瓶子里所形成的微型生态系统。 如果瓶中不同类型生物的数量、比例合适,光照、温度等条件适宜,这个微型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就会不断进行下去,其中的生物就能正常生长和繁殖,该系统也就可以在较长时间内维持相对稳定。 知识探究 03 知识探究 03 确定任务 小组讨论确定项目的目标和任务,包括确定所模拟的微型生态系统的类型,预测该生态系统维持平衡的时间,分析它的观赏价值等。 知识探究 03 制订方案 提示 ①为便于观察瓶中小动物的生活状况,建议模拟水生生态系统。 ②瓶中生物种类的选择及其数量的确定是关键。要选择当地常见的生物种类,个体要小,生存能力要强,瓶中植物和动物之间要能形成食物链。 ③微生物不用专门接种,取自池塘、湖泊、河流的水中,以及塘泥中都有微生物。 4.供选择的材料用具:如下图的水生植物和水生动物等,塘泥或河流泥沙,水,凡士林,有盖子的透明玻璃瓶或塑料瓶,镊子,温度传感(报警)器等。 水生植物 水生动物 茨藻 金鱼藻 黑藻 水绵 水蚤 水螅 椎实螺 环棱螺 泥鳅 制订方案 知识探究 03 参考案例 ①查阅资料,构建模型 查阅有关生态瓶的资料,选择拟放入瓶中的生物的种类,以图解形式构建模拟生态系统的结构模型。可以先试做一个简单的生态瓶,如果这个生态瓶制作成功了,再制作复杂的生态瓶。 知识探究 03 参考案例 ②根据容器大小、生物个体大小、动物取食量等,讨论确定瓶中各种生物的数量和比例。 ③确定适宜的场所采集实验材料。 ④将塘泥、水、植物、动物依次放入瓶中,加盖密封。 ⑤将瓶子放在室内能够照到阳光的地方。可以安装温度传感(报警)器,以便监控温度。 知识探究 03 ! 注意安全 ! 植物的数量要多于动物 实施方案 将本小组制订的方案付诸实施。实施过程中要分工合作,注意观察,做好记录。 知识探究 03 去池瑭等室外场所获取实验材料时,一定要注意安全,在确认安全的前提下行动。 实施方案 发现瓶中植物或动物出现异常情况,要及时分析原因,通过查阅资料或咨询有经验的人,及时采取补救措施。 如果制作的生态瓶不久就出现了植物或动物较多死亡的现象,要反思设计方案的不足,及时完善,形成并实施优化的方案。 知识探究 03 1. 你准备在生态瓶中放入哪些植物?它们的生活需要什么条件? 如:金鱼藻、黑藻等 充足的光照:用于光合作用,制造有机物和氧气。 适宜的温度:15~28℃,低温会影响生长,高温容易腐烂。 水体稳定:水质不过于浑浊,氧气和二氧化碳可循环。 适量无机盐:从塘泥和水中自然获得。 项目链接 教材P77 知识探究 03 2. 你设计生态瓶时,如何控制光照、温度、水等非生物因素? 光照:将生态瓶放置在阳光充足的窗台或室内散射光处,避免强烈直射。光照时间建议每天4~6小时,可自然调节或使用小型植物灯补光。 温度:安装温度传感报警器,保持温度适宜。夏天避免阳光直射,冬天可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