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件编号13829548

苏科版数学八年级上册第三章《勾股定理》单元复习卷(含答案)

日期:2024-06-01 科目:数学 类型:初中试卷 查看:18次 大小:1351100Byte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3
苏科版,数学,八年级,上册,第三章,勾股定理
  • cover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第三章《勾股定理》复习卷 (满分:100分 时间:90分钟) 一、选择题 (每题2分,共20分) 1.有六根细木棒,它们的长度分别是2,4,6,8,10,12 (单位:cm).若从中取出三根,首尾顺次连接搭成一个直角三角形,则这三根木棒的长度分别为 ( ) A.2,4,8 B.4,8,10 C.6,8,10 D.8,10,12 2.将直角三角形的各边都缩小或扩大同样的倍数后,得到的三角形 ( ) A.可能是锐角三角形 B.不可能是直角三角形 C.仍然是直角三角形 D.可能是钝角三角形 3.在△ABC中,已知AB=17,AC=10.若BC边上的高AD=8,则边BC的长为 ( ) A.21 B.15 C.6或9 D.9或21 4.一个直角三角形的斜边长比其中一条直角边的长大2,若另一条直角边的长为6,则斜边长为 ( ) A.4 B.8 C.10 D.12 5.如图,一架云梯长25 m,斜靠在一面墙上,梯子底端离墙7 m.如果梯子的顶端下滑4 m,那么梯子的底部在水平方向上滑动了 ( ) A.4 m B.6 m C.8 m D.10 m 6.如图,∠BAC=∠DAF=90°,AB=AC,AD=AF,点D,E为BC边上的两点,且∠DAE=45°,连接EF,BF,下列结论不正确的是 ( ) A.△AED≌△AEF B.BE+DC=DE C.BE+DC>DE D.BE2+DC2=DE2 7.如图,用4个全等的直角三角形与1个小正方形镶嵌成正方形图案,已知大正方形的面积为49,小正方形的面积为4.若分别用x,y表示直角三角形的两条直角边(x>y),给出下列四个结论:①x2+y2=49;②x-y=2;③2xy+4=49;④x+y=9.其中正确的结论是 ( ) A.①② B.①②③ C.①②④ D.①②③④ 8.如图,在矩形ABCD中,AB=5,BC=7,点E为BC上一动点,把△ABE沿AE折叠.当点B的对应点B'落在∠ADC的角平分线上时,则点B'到BC的距离为 ( ) A.1或2 B.2或3 C.3或4 D.4或5 9.如图,在矩形ABCD中,AB=4,BC=6,点E为BC的中点,将△ABE沿AE折叠,使点B落在矩形内点F处,连接CF,则CF的长为(  ) A.    B.     C.    D. 10.如图1,分别以直角三角形三边为边向外作等边三角形,面积分别为S1、S2、S3;如图2,分别以直角三角形三个顶点为圆心,三边长为半径向外作圆心角相等的扇形,面积分别为S4、S5、S6.其中S1=16,S2=45,S5=11,S6=14,则S3+S4=(  ) A.86 B.64 C.54 D.48 二、填空题 (每题2分,共20分) 11.一个三角形的两边长分别是3和5,若要使这个三角形成为直角三角形,则第三边边长的平方是 . 12.若等腰三角形的腰长为5,一腰上的高为3,则这个等腰三角形底边长的平方为 . 13.如果△ABC的三边长a,b,c满足关系式 (a+2b-60)2++=0,那么△ABC的形状是 . 14.所谓的勾股数就是使等式a2+b2=c2成立的任何三个正整数.我国清代数学家罗士林钻研出一种求勾股数的方法,对于任意正整数m,n (m>n),取a=m2-n2,b=2mn,c=m2+n2,则a,b,c就是一组勾股数.请你结合这种方法,写出85 (三个数中最大),84和 组成一组勾股数. 15.如图,在四边形ABCD 中,AB=20,BC=15,CD=7,AD=24,∠B=90°,则∠A +∠C= °. 16.如图,在Rt△ABC中,∠C=90°,AC=6 cm.,BC=8 cm,如果按图中所示的方法将△ACD沿AD折叠,使点C落在AB边上的C'点,那么△BDC'的面积是 . 17.如图,每个小方格都是边长为1的正方形,点A,B是方格纸的两个格点 (即正方形的顶点).在这个6×6的方格纸中,找出格点C,使△ABC的面积为1个平方单位的直角三角形的个数是 . 18.如图,已知AB=12,AB⊥BC,AB⊥AD,垂足分别为点B,A,AD=5,BC=10.若点E是CD的中点,则AE的长是 . 19.如图,有一个三级台阶,它的每一级的长、宽和高分别为20,3,2,A和B是这个台阶的两个相对的端点.若A点有一只蚂蚁想到B点去吃可口的食物,则蚂蚁沿着台阶面爬到B点的最短路程是 . 20.如图,长为12 cm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