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件编号13834916

苏教版一年级数学下册《两位数加两位数(进位)》教案

日期:2024-06-11 科目:数学 类型:小学教案 查看:36次 大小:32316Byte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2
苏教版,一年级,数学,下册,两位数加两位数(进位),教案
  • cover
苏教版义务教育教科书《数学》一年级下册第84~85页的例3、“试一试”和“想想做做”第1~3题。 1.在现实情境中,让学生经历探索用竖式计算两位数加两位数(进位)的过程,理解并掌握进位加中“个位满十,向十位进1”的方法,能正确地笔算在100以内的两位数加两位数的进位加法。 2.使学生在探索算法的过程中,逐步养成独立思考的习惯,学会与同学合作交流,增强对数学学习的信心。 理解进位加中“个位满十,向十位进1”算理,并能正确笔算两位数加两位数的进位加。 理解并掌握进位加中“个位满十,向十位进1”的算理及竖式书写方法。 师生准备小棒、计数器。 ▍流程一:口算练习,复习铺垫 出示口算卡片: 23-7 18+9 34+5 7+25 20-9 78-5 43+8 6+26 58-9 7+17 教师先出示一遍,全班默算,再出示第二遍,指名口算。 ▍流程二:创设情境,主动探索 1.教学例3。 (1)出示例3。 两个小朋友正在整理收集到的邮票,从图上你获得了哪些信息? 根据问题,怎样列式?(板书:34+16=) (2)探究算法,理解算理。 34+16等于多少呢?你会算吗?你可以用小棒摆一摆,也可以用计数器拨一拨,还可以算一算,选择一种方法看看34+16等于多少。 学生探索操作,教师巡视,给予指导。 四人小组交流各自算法,可能出现的方法:口算、摆小棒、拨计数器、笔算。 全班汇报交流。 口算: 学生说说怎样算的。 (预设1:34+6=40 40+10=50 预设2:4+6=10 30+10+10=50) 追问:同学们真不简单,会用口算的方法来计算这道题!三十几加十几为什么得50呢?(强调个位满十,十位就多1) 摆小棒: 用小棒算的同学来给大家演示一下,你算的过程。 结合学生演示,适时提问: 先摆几捆带几根,再摆几捆带几根?摆的时候要注意什么?(整捆和整捆对齐,单根和单根对齐。) 为什么单根小棒可以捆成一捆?(4根和6根合起来是10根,10个一就是1个十)原来只有3捆和1捆共4捆,为什么现在有5捆? 动画完整演示小棒算的过程。 小结:通过摆小棒,我们发现单根小棒合起来正好是10根,正好是1个十,所以单根一个也没有了,整捆小棒共3加1再加1共5捆。 拨计数器: 用计数器算的同学来拨一拨,说说是怎样想的。 结合学生演示,适时提问: 先拨几十几,再拨几十几? 为什么个位上一个珠子也没有了?(个位上4颗加6颗,满了10颗,拨去个位10颗,向十位进1颗。) 动画完整演示计数器算的过程。 整理算法:回顾一下刚才摆小棒和拨计数器的过程,它们有什么相同的地方?(先算个位,满十了向十位进1。) 竖式计算: 直接用竖式计算的同学说说怎样算的?其他同学认真听,如果他说得不对或者是还可以怎样说得更好,你可以举手补充。 实物投影展示该生的竖式计算,并要求其结合自己的竖式讲解。 适时追问:列竖式时要注意什么?(数位对齐)从哪一位算起?(个位)个位上4加6满十该怎么办?(向十位进1,个位写0)为什么个位要写0?为了与原来的加数区别开来,进上来的1,写在十位的右下角,写得小一点。十位上计算要注意什么?(不要忘记加进位的1) 老师完整板演竖式计算的过程,同桌互说计算方法。指名1~2名学生完整说出计算过程。 2.教学“试一试”。 出示算式65+28,你会列竖式计算这道题吗? 指名板演,其余学生在课本上试着算一算。 学生说说计算过程。反馈学生错例,结合错例,追问:个位上为什么写3?(个位5加8得13,满十,向十位进1,个位上写3)十位上应注意些什么?(不要忘记加进位1) 小结:(结合板演)个位上5加8得13,要向十位进1,个位写3;十位上6加2,再加进上来的1得9,65加28得93。 3.小结反思,归纳算法。 今天学习的笔算两位数加两位数和以前学习的有什么不同?(个位满十,向十位进1。) 揭示课题:笔算两位数加两位数(进位加)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