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件编号13839269

2023届高三地理一轮复习学案 第二十一章 世界地理

日期:2024-06-16 科目:地理 类型:高中学案 查看:10次 大小:17501132Byte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0
2023届,高三,地理,一轮,习学,第二十
    第45讲 世界地理概况 必备知识 学科素养 1.世界海陆分布。2.世界七大洲的地形和气候特征。3.世界国家和居民。 1.区域认知:结合区域图文材料,掌握世界海陆分布特点。2.综合思维:结合某区域图文材料,分析世界地形和气候特征。3.人地协调观:结合材料,掌握世界某区域可持续发展的条件及其发展措施。 一、世界海陆分布 大洲 分界线 亚洲与欧洲 A乌拉尔山脉、乌拉尔河、里海、大高加索山脉、黑海、土耳其海峡 北美洲与南美洲 B巴拿马运河 非洲与亚洲 C苏伊士运河 亚洲与北美洲 D白令海峡 南美洲与南极洲 E德雷克海峡 欧洲与非洲 F直布罗陀海峡 欧洲与北美洲 G丹麦海峡 二、世界地形 1.陆地地形类型与特点 2.海底地形类型与特点 海底地形 特点 大陆架 大陆向海洋延伸部分,水深不超过200 m,蕴藏着丰富的石油、天然气 大陆坡 大陆架向外倾斜的陡坡 大洋底部 洋盆 大洋底部,有锰结核分布 海岭 板块的生长边界 海沟 海洋中最深的地方 3.七大洲的地形特征 大洲 地形特征 亚洲 地形复杂,地势起伏很大;高原、山地面积广大;中部高,四周低 非洲 以高原为主;山脉少,分布在西北和东南角高原边缘 欧洲 以平原为主;南北高,中部低 南极洲 冰雪高原,平均海拔最高的大洲 北美洲 西部为高大山脉,中部为平原,东部为古老低缓的高原山地 南美洲 西部为高大山脉,东部高原、平原相间分布 大洋洲 大陆地形分三部分:东部山地,中部平原,西部高原 4.地形对气候影响的分析思路 (1)地势高低对气候的影响 ①地势高低对山地气候的影响:山地上随着海拔的增加,气温降低,降水增加,但是超过某一高度,降水就会不断减少,从而形成山地的垂直气候分布。 ②地形起伏对山脉两侧气候的影响:高耸的山脉往往成为低层空气流动运行的障碍,高大的山脉往往成为气候的分界线。如我国的秦岭。 (2)地形分布对气候的影响 地形分布改变某地的气温与降水的分布,也会使某种气候只局限分布于某一狭窄的区域。 ①若山脉走向与来自海洋的盛行风向一致,有利于海洋水汽深入内陆,气候类型的分布面积大。 ②若山脉走向与来自海洋的盛行风向垂直且山脉直逼海岸,气候类型的分布面积小,往往仅分布在沿海平原的狭长地带。 (3)地形类型对气候的影响 在同一纬度地区,地形类型的不同使得影响气候的因子也不同,从而形成不同的气候类型。如青藏高原因地势高而形成高原山地气候,而同纬度的长江中下游平原则形成亚热带季风气候。 (4)山坡方向对气候的影响 山地的迎风坡比背风坡降水量多,阳坡比阴坡气温高。 三、世界气候 1.世界气温的时空分布规律 (1)空间分布规律:平均气温由低纬度地区向高纬度地区递减。 (2)时间变化规律 ①日变化规律:一日之内气温最高值出现在14时左右,最低值出现在日出前后。 ②年变化规律:一年之内陆地上气温最高值出现在7月(北半球)、最低值出现在1月(北半球),海洋上气温最高值出现在8月(北半球)、最低值出现在2月(北半球)。 2.世界降水的分布规律 (1)赤道附近降水多,两极地区降水少。 (2)中纬度大陆的沿海地区降水多,内陆地区降水少。 (3)南北回归线附近大陆东岸降水多,大陆西岸降水少。 (4)山地迎风坡降水多,背风坡降水少。  降水的形成条件。 提示:①空气中有充足的水汽;②空气达到过饱和时,气温继续下降;③有足够的凝结核;④水滴增大到能下降到地面。 四、世界的居民和国家 1.世界人口分布 (1)人口稠密的四个地区:a亚洲东部和b亚洲南部,c欧洲西部,以及d北美洲东部的沿海和平原地区。 (2)人种分布 主要人种 主要分布地区 白色人种 欧洲、北美洲、北非、西亚、南亚、大洋洲等地区 黄色人种 亚洲东部等地区 黑色人种 非洲南部、大洋洲等地区 (3)世界三大宗教 宗教 源地 主要分布地区 基督教 亚洲西部 欧洲、美洲、大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