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件编号13847277

24.月迹 教案

日期:2024-06-26 科目:语文 类型:小学教案 查看:32次 大小:26112Byte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2
24.月迹,教案
  • cover
月迹 【教学目标】 1.会认“袅、嫦”等7个生字,掌握“累”这个多音字。 2.理清文章思路,把握主要内容,划分文章的段落 3.品读文章优美且富有童趣的语言,欣赏月之美。 4.感悟并学习作者那份追求美好事物的情怀。 【学习目标】 1.借助课本和工具书会认“袅、嫦”等7个生字,掌握并积累“累”这个多音字。 2.在预习的基础上理清文章思路,划分文章的段落,把握主要内容。 3.通过品读文章优美且富有童趣的语言,欣赏月之美,并感悟并学习作者那份追求美好事物的情怀。 【教学重点】基础知识积累和课文内容理解。 【教学难点】从文章语言中欣赏月亮之美,感悟作者追求美好事物的情怀。 【教学准备】教师准备多媒体课件,学生根据教师预习提纲做好预习。 【预习提纲】1.自由读课文,边读边画出生字新词,读准字音,读通课文。 2.标出自然段,初步了解课文内容。 3.记下预习中的疑难问题和不理解的句、词。 导学过程: 一、导入揭题 同学们,看到题目,我想起一首诗:小时不识月,呼作白玉盘。又疑瑶台镜,飞入青云端。 这首诗是孩子们眼中的月,“白玉盘”、“瑶台镜”多么美好的比喻呀。从中可以看出,在孩子们的眼中,月是多么美好。今天这篇文章也写了孩子眼中的月。现在就让我们去看一看吧。教师板书:月迹 二、明确目标 学生自由读目标,明确学习任务 三、预习反馈 以小组为单位抽学生检测预习情况 四、师生活动 学习活动(一) 请同学们在预习的基础上用自己喜欢的方式阅读课文,初步给课文划分层次,并找出文中的关键词句概括每层的主要内容。8分钟后,以小组为单位认真交流交流各自的观点。 活动过程预设: 1.自主学习:出示学习活动内容,明确学习要求:自主朗读、思考。 2.合作探究:分组讨论交流,小组互助交流。教师巡视并个别指导。 3.展示分享:小组代表交流展示,其他小组作补充。 4.评价点拨:明确 第一部分(1~2)写中秋夜晚,“我们”盼望月亮的到来。 第二部分(3~23)写“我们”到院子里观月议月、到河中寻月的过程。 第三部分(24)写“我们”在沙滩寻找月亮,并发表感慨。 学习活动(二) 请同学们自由读文章,思考:孩子们在哪些地方寻到了月迹?你觉得你最喜欢什么地方的月亮月亮最美,美在何处?请同学们边读边在课本上勾画出来,并有感情地读一读自己最喜欢的那个月亮。 活动过程预设: 1.自主学习:明确学习活动要求,学生自主思考。 2.合作探究:小组讨论交流,教师巡视指导。 3.展示分享:小组代表交流展示,其他小组作补充。 4.评价点拨: (1)中秋月夜,孩子们寻找月迹。镜中月、院中月、杯中月、水中月、眼中月…… (2)镜中月:“溜、长了腿的、爬”等词运用了拟人手法,生动形象地写出了月亮的调皮可爱。 “款款地”形象地表现了月的柔美、优雅。 (3)“渐渐地、慢慢”等词句,形象地写出了月亮冉冉升起,由亏转盈再消失的形态变化美。 五、当堂训练 小练笔。根据要求仿写句子。 满院子的白光,是玉玉的,银银的,灯光也没有这般亮的。院子的中央处,是那棵粗粗的桂树,疏疏的枝,疏疏的叶,桂花还没有开,却有了累累的骨朵儿了。(使用叠词,运用拟人的修辞方法。) 六、总结提升 到了院外,孩子们并没有停下寻找的脚步,月亮无处不在。又在河里,在孩子们的眼睛里找到了月亮。在“我”和弟弟妹妹的眼中月亮代表着什么呢?? 板书:寻找月亮,月亮无处不在。 附、板书设计 24*月迹 第一部分(1~2)写中秋夜晚,“我们”盼望月亮的到来 月迹 第二部分(3~23)写“我们”到院子里观月议月、到河中寻月的过程。 月亮无处不在 (镜中月、院中月,杯中月、水中月、眼中月) 第三部分(24)写“我们”在沙滩寻找月亮,并发表感慨。 教学反思: 课后要求:请同学们课后认真回忆所学古诗,搜集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