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次月考测试卷科学 一、选择题。(14分) 1. 以下属于天然光源的是( )。 A. 手电筒 B. 汽车灯 C. 星星 【1题答案】 【答案】C 【解析】 【详解】像电灯这样可以自己发光的物体叫光源。如通电的日光灯、太阳、萤火虫、点燃的蜡烛、通电的手电筒等都是光源。光源分为自然光源和人造光源。手电筒、汽车灯是人造光源;星星属于天然光源。 2. 潜望镜利用是( )。 A. 光的反射 B. 光的折射 【2题答案】 【答案】A 【解析】 【详解】光碰到镜面改变了传播方向,被反射回去,这种现象叫做光的反射,反光也是以直线形式传播的。运用光的反射的有额镜、反光镜、潜望镜。 3. 七色光( )合成白光。 A. 能 B. 不能 【3题答案】 【答案】A 【解析】 【详解】太阳光是白光,经过棱镜发生色散,分成红、橙、黄、绿、蓝、靛、紫七色光。根据光路可逆,故如果把红、橙、黄、绿、蓝、靛、紫七色光混合在一起,会出现白光。 4. 把金属勺放在热水中,用手捏住勺柄的上端。一分钟后会感觉到勺柄( )了。 A. 变凉 B. 变热 【4题答案】 【答案】B 【解析】 【详解】像金属这样导热性能好的物体称为热的良导体;而像塑料、木头这样导热性能差的物体称为热的不良导体。把铝勺放入热水中,用手捏住勺柄的一端,1分钟后,手会感到发烫。因为铝是热的良导体,导热性能较好,热可以沿着物体传递,从温度高的部分传向温度较低的部分。 5. 在同一物体中,热能从温度( )的部分传向温度( )的部分。 A. 低;高 B. 高;低 【5题答案】 【答案】B 【解析】 【详解】热从一个物体传递给另一物体,或者从物体的一部分传递到另一部分的传热方法称为热传递。热传递主要通过热传导、对流和热辐射三种方式来实现。在同一物体中,热能从温度高的部分传向温度低的部分。 6. 厨房里炒菜锅等炊其一般用( )做成。 A. 橡胶 B. 塑料 C. 铁或铝 【6题答案】 【答案】C 【解析】 【详解】厨房里炒菜的锅多是用铁或铝制成的,而锅把却是木头或塑料制成的,这是因为铁或铝是热的良导体,木头或塑料是热的不良导体。 7. 下列物品中是热的不良导体的是( )。 A. 木头 B. 锅 C. 不锈钢 【7题答案】 【答案】A 【解析】 【详解】像金属这样导热性能好的物体称为热的良导体;而像塑料、木头、空气这样导热性能差的物体称为热的不良导体。A是热的不良导体,BC是热的良导体。 二、判断题。(10分) 8. 我们的生活不能没有光,有了光,我们才能看到五彩缤纷的世界。( ) 【8题答案】 【答案】√ 【解析】 【详解】我们能看到物体,必须有光进入我们的眼睛。我们能够看见不发光的物体,是因为物体反射的光进入了我们的眼睛;看到发光的物体,是因为物体发出的光进入我们的眼睛。所以有了光我们才能看到五彩缤纷的世界。故题干说法正确。 9. 在水下航行的潜水艇,一般需要借助潜望镜来观察海平面和空中的情况。( ) 【9题答案】 【答案】√ 【解析】 【详解】潜水艇在水下航行,要借助潜望镜去观察海平面和空中情况。潜望镜之所以可以从下边看到上面,而且十分清楚,是因为两块平面镜互相平行,且都与水平方向成45度夹角,景象通过平面镜的两次反射、成像,从而从下边看到了上面的景象。 10. 在潮湿的天空,我们总会看到美丽的彩虹。( ) 【10题答案】 【答案】√ 【解析】 【详解】雨过天晴,天空出现了美丽的彩虹,这是由于太阳光照到空气中的小水滴上,被分解为红、橙、黄、绿、蓝、靛、紫七种颜色的光,是光的色散现象。瀑布和喷泉附近空气中含有大量的小水滴,太阳光照到空气中的小水滴上,被分解为红、橙、黄、绿、蓝、靛、紫七种颜色的光,也会形成彩虹。 11. 水是热的不良导体。( ) 【11题答案】 【答案】√ 【解析】 【详解】像金属这样导热性能好的物体称为热的良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