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件编号13900129

苏科版九年级上册《12.4 机械能与内能的相互转化》2022年课时练习(含解析)

日期:2024-06-16 科目:物理 类型:初中试卷 查看:44次 大小:193692Byte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5
苏科版,九年级,上册,12.4 机械能与内能的相互转化,2022年,课时
  • cover
苏科版九年级上册《12.4 机械能与内能的相互转化》2022年课时练习 一 、单选题(本大题共8小题,共24分) 1.(3分)关于温度、内能和热量,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温度为的冰没有内能 B. 温度高的物体比温度低的物体内能大 C. 温度高的物体含有的热量多 D. 冰在熔化成水的过程中,比热容改变,内能增加,温度不变 2.(3分)年月日搭载着嫦娥三号的长征三号乙运载火箭发射升空。运载火箭用液态氢作燃料,主要是因为它具有 A. 较低的沸点 B. 较大的热值 C. 较大的比热容 D. 较高的凝固点 3.(3分)下列现象中,只有能的转移而不发生能的转化的过程是 A. 子弹从枪膛射出 B. 用钢锯锯木头,锯条会发热 C. 用天然气烧开水时,水温升高 D. 冬天用手摸户外的金属时感到冷 4.(3分)下列关于能量转移和转化的方向性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A. 在自然界中不是所有的能量都可以利用 B. 能量的利用是有条件的,也是有代价的 C. 不同温度的物体自发进行热传递时,热传递的方向只能从高温物体到低温物体,不会反向 D. 汽车刹车时,车的动能转化为内能,这些内能可以收集起来,再作为车行驶的动力 5.(3分)下列实例中,用热传递的方式来改变物体内能的是 A. 用热水袋暖手,手的温度升高 B. 用锯条锯木板,锯条的温度升高 C. 两手相互摩擦,手的温度升高 D. 用手反复弯折铁丝,弯折处铁丝的温度升高 6.(3分)6.(2022新洲区期中)如图甲,在一个配有活塞的厚玻璃简里放一小团硝化棉,迅速下压活塞,硝化棉燃烧。如图乙是某汽油机工作的某一个冲程。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A. 甲图中,活塞与玻璃筒摩擦产生的热量是导致棉花燃烧的主要原因 B. 甲图中,迅速下压活塞的过程中,活塞的机械能转化为空气内能 C. 乙图所示冲程靠飞轮的惯性完成,并吸入空气和雾状汽油 D. 乙图所示冲程的下一个冲程,会发生与甲图相同的能量转化 7.(3分)下列关于热机和环境保护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A. 热机的大量使用会造成环境污染 B. 所有的热机都是用汽油作燃料 C. 汽车排出的尾气都是有毒气体 D. 热机所产生的噪声,可以被热机上的消声器完全消除 8.(3分)如图所示的实验或机器均改变了物体的内能,其中与另外三个改变内能方法不同的是 A. 观察水的沸腾 B. 空气推动塞子时,内能减少 C. 空气被压缩时内能增大 D. 内燃机压缩冲程 二 、填空题(本大题共5小题,共20分) 9.(4分)氢能源具有来源广、热值高、无污染等优点。氢气的热值为,完全燃烧的氢气可放出_____的热量;若一罐氢气用去了一半,则剩余氢气的热值_____大于等于小于。 10.(4分)如图所示,在空气压缩引火仪玻璃筒的底部放一小团干燥的硝化棉,用力将活塞迅速下压,硝化棉被点燃,此过程的能量转化方式与汽油机的 _____冲程相同;硝化棉的内能主要是通过 _____的方式改变的。 11.(4分)年月日,川航航班客机驾驶舱右侧风挡玻璃突然破裂,机长在低压、极寒、缺氧、巨大噪声的恶劣条件下操纵飞机成功降落,被誉为一次“世界级”的备降。 飞机玻璃破裂的瞬间,强大的气流损坏仪器面板,此时气流的方向是_____选填“从外界到驾驶舱”或“从驾驶舱到外界”。 此事件中的雷达观察员被媒体称为幕后英雄。太阳活动增强时会影响雷达等短波通讯,常见的太阳活动有太阳黑子、_____、日珥等。 高空中虽然气温极低,但飞机上的空调一般是制冷的,这是因为机外的冷空气吸人飞机后需要压缩,使空气的温度升到以上,这种改变内能的途径属_____。 12.(4分)一台单缸四冲程柴油机,飞轮转速为,该柴油机完成_____个冲程,对外做功_____次,它在吸气冲程吸入的物质为_____。 13.(4分)物理学中许多物理量都是用来描述物质的特性,例如:热值是用来描述_____特性,比热容来描述不同物质的_____能力。 三 、计算题(本大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