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6.1 构成物质的微粒 练习 华东师大版科学八年级上册 一、选择题 1.1909年起,英国科学家卢瑟福和他的助手用一束带正电荷的高速α粒子流轰击一片很薄的金箔,并根据如图所示的实验现象和已有知识,在1911年提出了原子的有核模型。要解释本实验现象产生的原因,下列知识中不需要用到的是( ) A.同种电荷相互排斥 B.电荷的定向移动形成电流 C.力是改变物体运动状态的原因 D.一个α粒子的质量比一个电子的质量大得多 2.下列离子符号书写正确的是 A.氯离子:Cl1- B.2个钙离子:Ca2+ C.镁离子:Mg+2 D.碳酸根离子:CO32- 3.提起压在容器中水面上方的活塞,容器中的水发生汽化,如图所示。下列选项中,最能表示水汽化后相同空间内粒子分布的是( ) A. B. C. D. 4.下列不能直接构成物质的微粒是:( ) A.电子 B.分子 C.原子 D.离子 5.与铵根离子(NH4+)具有相同的质子数和电子数的微粒是 A.Na+ B.OH- C.H2O D.LiF 6.2014年1月10日,中国首条氧化物面板生产线———京东方合肥第8.5代氧化物TFT LCD生产线在安徽合肥投产。氧化物TFT是指半导体沟道层采用金属氧化物制备的薄膜晶体管。现在应用最广泛的是用铟、镓、锌的氧化物来形成TFT半导体层。已知某种铟原子的相对原子质量为115,其质子数为49。这种铟原子的中子数为 A.49 B.115 C.164 D.66 7.2013年4月20日8时2分,四川省雅安市芦山县发生7.0级地震。地震过后,防疫部门用一种高效安全灭菌消毒剂给饮用水消毒,该消毒剂可表示为RO2。实验测得该氧化物中R与O的质量比为71∶64,则RO2的化学式为( ) A.CO2 B.NO2 C.SO2 D.ClO2 8.下列选项不属于模型的是( ) A. B. C.s=vt D. 9.铱-192具有放射性,其裂变发出的物质能穿透三十多毫米厚的钢板,这一性质可用于金属内部探伤。结合图示可推知,铱-192发出的用于金属内部探伤的最有可能的是 A.可见光 B.α射线 C.β射线 D.γ射线 10.构成原子核不可少的微粒是 A.原子 B.质子 C.中子 D.电子 11.从下列图片中不能获取的信息是 A.微粒之间有间隔 B.原子由原子核和电子构成 C.水分子在不断运动 D.构成物质的微粒有分子、原子和离子 12.在讲物质的构成时,老师做了这样的演示实验:先在量筒中倒入黄豆,再倒入芝麻,记下总体积;再将量筒反复颠倒摇晃,记下混合后的总体积。下列有关这个实验的说法正确的是( ) A.混合后的总体积与未混合前的总体积一样大 B.混合后的总体积比未混合前的总体积大 C.根据这个实验的现象,即可得出“构成物质的分子间存在空隙”的结论 D.这只是一个模拟实验,用形象的宏观现象类比不易观测的物质微观结构 13.对于下图的理解错误的是 A.原子可结合成分子 B.氢分子的形成过程可表示为: C.化学变化的本质是分子的破裂和原子的重新组合 D.物质都是由分子构成的 14.物质的构成与原子和分子的关系正确的是 A.分子物质分子 B.分子原子物质 C.原子物质原子 D.原子分子物质 15.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 ) A.铁由铁原子构成 B.氖气由氖原子构成 C.氧气由氧原子构成 D.分子由原子构成 二、探究题 16.下面是小英和小方设计的证明分子运动的实验:小方的实验如图甲所示,图乙是小英的实验,在锥形瓶中装有浓氨水,锥形瓶口用一张滤纸盖住,滤纸刚刚用酚酞溶液浸过(浓氨水能使酚酞变成红色)。 (1)小英观察到的现象是 ; 小方观察到的现象是 ; 可以得到的结论是 。 (2)小方在玻璃罩外放一杯酚酞溶液(B 烧杯)的目的是 。 (3)请你就两位同学的操作过程、药品用量以及实验的严密性或其他方面做出比较性的评价: 。 试卷第1页,共3页 试卷第1页,共3页 参考答案: 1.B 2.D 3.C 4.A 5.A 6.D 7.D 8.A 9.D 10.B 1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