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件编号13921093

第20课《青山不老》课时练习题(含答案)

日期:2024-06-26 科目:语文 类型:小学试卷 查看:51次 大小:167424Byte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2
20课,青山不老,课时,练习题,答案
  • cover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部编版六年级语文上册第20课《青山不老》课时练习题(含答案) 一、基础巩固 1.下列加点字的读音中,有误的一项是( )。 A.排闼(tà)山郭(ɡuō) B.恩赐(cì)威胁(xié) C.璀璨(cuǐ)肆虐(nüè) D.潺潺(chán)铁锹(qiū) 2.下面的句子中加点词语运用不恰当的一项是( )。 A.小华的握笔姿势不对,老师三番五次矫正都不管用。 B.你起床或者不起,时间就在那里走着,不紧不慢。 C.我爱你黄河,你的浩瀚与日月同辉,在我心中激荡。 D.游西湖时,下起了蒙蒙细雨,我们依然风雨同舟。 3.下列句子中与“他喜欢弹琴”意思不一样的一项是(  ) A.难道他不喜欢弹琴吗? B.他喜欢弹琴吗? C.他是喜欢弹琴的。 D.他不能不喜欢弹琴。 4.下列语句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在清水田里,时有一只两只白鹭站着钓鱼,整个的田便成了一幅嵌在玻璃框里的画面。”这句话把白鹭站在水田里钓鱼比作是玻璃框里的画面,把清水比作玻璃,把田比作玻璃框,非常生动地描写出了当下的画面,让人感觉身临其境。 B.“我轻轻抬一抬肩,它没醒,睡得好熟!还咂咂嘴,难道在做梦?” 这句话用设问的修辞手法生动地写出了珍珠鸟睡着时的情态。 C.“花生的好处很多,有一样最可贵:它的果实埋在地里,不像桃子、石榴、苹果那样,把鲜红嫩绿的果实高高地挂在枝头上,使人一见就生爱慕之心。”这句话作者将花生与桃子、石榴、苹果进行比较,突出了花生的朴实无华。 D.“信赖,往往创造出美好的境界。”这句话是文章的总结句,也是揭示文章主旨的句子,说明了相互信任才能创造出彼此和谐的美好世界。 5.下列四组句子中,不能用“虽然……但是……”连接的一项是(  ) A.爷爷已经很老了。爷爷坚持每天做运动。 B.地球很可爱。地球太容易破碎了。 C.这件衣服很漂亮。这件衣服太贵了。 D.天空中有美丽的月亮。天空中有闪烁的星星。 6.照样子,写词语。 (1)三番五次(含有数字)_____ _____ _____ (2)不紧不慢(第一、三个字相同)_____ _____ _____ 7.在括号内填上合适的词语。 ( )的杨柳 ( )的波浪 风雨( ) 鼻子( ) ( )的地方 粼粼的( ) ( )荡漾 ( )设想 8.给加点字选择正确的解释。(填序号) 老:①年岁大;②老年人;③陈旧;④原来的;⑤很,极; (1)咱们晚上在老地方见。( ) (2)他六十多岁了,一点儿也不显老。( ) (3)这所房子太老了。( ) 9.根据解释,给加点字选择恰当的读音。 载zǎi①年;②记在书报上。 zài①装载;②运输工具所装的东西;③充满④且,又。 记载_____ _ 怨声载道____ _ 千载难逢_____ 载歌载舞_____ 10.抓住关键句可以帮助我们很好地理解课文,请你根据下面的提示语填空。 (1)《青山不老》全文的关键句是: _____ _____ (2)“总起句、总结句、过渡句”这些特殊句能起到总结、引领的作用,使文章条理清晰。请你找出《青山不老》一文中的两句总起句: ①_____ _____ ②_____ _____ 3.课文中有很多含义深刻的关键句,我们可以用A.联系上下文B.联系生活实际C.联系人物当时的思想感情等方法来理解。 请你选用以上方法,谈谈你对“他是真正与山川共存,与日月同辉了。”这句话的理解。 用( )的方法,我知道了这句话里的“他”指的是( );用( )的方法,我知道了这句话的含义是指 _____ _____ 用( )的方法,我想到了生活中的这样一个人,叫( ),他 _____ _____ 二、阅读提升 (一)阅读《青山不老》片段,完成下面练习。 我还知道这个院子里的小环境。一排三间房,就剩下老者一人。老人每天早晨抓把柴( ),带上干粮扛上铁锹( );晚上回来,( ),抽袋烟( )。65岁那年,他组织了七位老汉开始治理这条沟,现在已有五人离世。他可敬的老伴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