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件编号1395237

名师预测2014中考历史专题讲解:专题四 中国主流思想的演变与科技文化

日期:2024-06-06 科目:历史 类型:初中学案 查看:26次 大小:1766519Byte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5
专题,名师,主流,科技,演变,思想
  • cover
专题四中国主流思想的演变与科技文化 【重点精华】 一、中国传统文化的主流思想———儒家思想的形成和演变 (一)演变 1.春秋:孔子创立儒家学派。他提出“仁”的学说,要求爱惜民力,以德治民,反对苛政和刑杀;创办私学。编辑《诗》《书》,倡导因材施教。儒家思想成为我国封建社会的正统思想,对中国文化有深远的影响,对今天构建和谐社会也具有借鉴作用。 2.战国 (1)孟子的思想:提出“春秋无义战”;认为“民贵君轻”主张实行轻徭薄赋;主张不过分捕捞鱼鳖,按时令伐树、持续利用自然资源。 (2)荀子的思想:主张“制天命而用之”,人能认识自然规律并按自然规律办事。评价:他的思想对当今以德治国、依法治国有借鉴作用,同时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思想也有现实意义。 3.西汉:董仲舒以儒学为基础,广采诸子百家之长,建立起新儒学,宣扬“大一统”。这时的儒家思想“内法外儒”,适应了加强中央集权的需要。“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的实施,使得儒家思想逐渐成为我国封建社会的正统思想。 4.新文化运动时期儒家思想受到猛烈冲击,其正统地位动摇。 5.“文化大革命”时期遭到毁灭性打击,成为无产阶级专政的对象之一。 6.新时期改革开放以来,儒家思想地位有所提升,成为进行传统文化和道德教育的主要阵地。 (二)对待儒家思想应持的态度 1.儒家思想是中华民族传统文化中闪光的一部分,对于优秀的文化传统我们要学会继承。 2.儒家思想有其历史的烙印,对不适合当今时代内容的要进行必要的批判。 二、近现代救国理论的演变 1.新思想的萌发:鸦片战争期间,林则徐、魏源等人提出了“师夷长技以制夷”的主张,揭开了向西方学习,探索救国救民的序幕。 2.洋务思想:洋务派提出“师夷长技以自强”学习西方实现自强求富的思想。 3.维新思想:维新派主张兴民权、设议院,实行变法,发展资本主义的思想。 4.资产阶级民主革命思想:20世纪初,资产阶级民主革命思想形成并得到发展。以孙中山为代表的资产阶级革命派把西方的国家学说和中国国情结合,提出“三民主义”,并以此作为辛亥革命的指导思想。 6.无产阶级的社会主义思想:20世纪初,新文化运动蓬勃发展,先以“民主”和“科学”为号召,后以马克思主义为旗帜,成为中国又一次思想解放运动。中国共产党成立后,马克思主义成为中国革命运动的指导思想。随着革命形势的发展,以毛泽东、邓小平等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将马克思主义与中国革命与建设的实践相结合,取得了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等一系列重大理论成果,指引中国取得革命和建设的丰硕成果。 三、科技文化 (一)中国古代科技文化 1.四大发明及其西传 (1)造纸术:①西汉出现丝絮纸和麻纤维纸。甘肃天水放马滩出土的绘有地图的纸,是目前世界上所知最早的纸。②东汉宦官蔡伦于105年改进造纸术。③造纸术于6世纪初传到朝鲜、越南和日本,8世纪传到中亚,并经阿拉伯人传到非洲和欧洲。 (2)印刷术:①隋唐出现雕版印刷。②毕升发明活字印刷术。向东传入朝鲜、日本,向西传入埃及和欧洲,改变了当时欧洲只有僧侣才能读书和受高等教育的状况。 (3)火药:①我国古代炼丹家发明,唐末火药开始用于军事。②南宋时发明了“突火枪”。③13世纪中期,火药传入阿拉伯,后来又从阿拉伯传入欧洲。 (4)指南针:①战国时期发明“司南”。②北宋已会使用磁针指南,制成指南针用于航海。 ③南宋时指南针传到印度、阿拉伯、波斯等国,促进了各国航海事业发展,并为新航路的开辟和实现环球航行提供了重要条件。 2.数学:东汉的《九章算术》和南朝的圆周率。 3.医学:战国时的扁鹊;东汉的张仲景和华佗;明朝的李时珍。 4.农学和工艺:北魏贾思勰的《齐民要术》;明朝徐光启的《农政全书》、宋应星的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