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语文课件、教案、试卷中心
用户登录
资料
搜索
ID: 13980539
10项脊轩志50 教案 2022-2023学年中职语文语文版拓展模块
日期:2025-10-14
科目:语文
类型:教案
查看:29次
大小:23715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5
张
10项
,
脊轩
,
教案
,
2022-2023
,
学年
,
中职
《项脊轩志》 教案 (明)归有光 教材分析: 《项脊轩志》是归有光散文的杰作。它通过记述“百年老屋”的几经兴衰,回忆家庭琐事,表现了物在人亡、三世变迁的感慨,表达了对祖母、母亲、妻子的深厚感情。《项脊轩志》之所以有如此感人的力量,就在于一个“情”字,文中洒泪泣血,一字一咽,一句一啼,事事关情,语语动情。但归有光的生活遭遇和深沉的身世之感、浓厚的思亲之情以及内心伤痛并没有直接说出来,而是通过多样而高超的传情艺术淋漓尽致地表达出来。 作者对自己的书斋项脊轩的无限眷恋的感情,是贯穿全文的一条线索。无论写景、叙事或抒情,看来似乎信手拈来、散漫无章,但实际上都与项脊轩息息相关,由状物而怀人而抒情,三者融为一体,做到了形散神不散,这是本篇组织材料、安排结构的一大特点。或喜或悲之情,作者均善于通过选取富有特征的生活细节,曲尽其妙。作者用家常语,叙家常事,情意缠绵动人,尤其善于用简朴生动的人物对话、口语,尽传人物的神情、仪态。 教学目标: 1、归纳并掌握课文中出现的常见实词、虚词的意义和用法。 2、细节描写,体会真情。 3、 朗读中升华亲情。 教学重点: 1、理解作者对家道衰落的伤感和对故居亲人的眷恋深情。 2、研习三、五、六段,体味“多可喜亦多可悲”的内涵。 教学难点: 1、学习作者捕捉生活细节,真情为文的写法。 2、感受作者运用朴素语言,真意自吐的特色。 教学方法: 诵读法 讨论法 延伸法 教学时数:二课时 教学步骤: 第一课时 教学要点: 1、了解作者。 2、疏通全文。 教学过程: 一、走进作者 归有光,字熙甫,号震川,明代著名散文家,“唐宋派”中成就最高者。其文取法于唐宋八大家,风格朴实,感情真挚,被誉为“明文第一”,人称之为“今之欧阳修”。 八岁丧母,23岁娶妻,28岁丧妻。自幼早慧,九岁能文而屡试不第,35岁才中举人,后连续8次考进士不第,迁居至嘉定,读书讲学二十余年,学生称他为“震川先生”。到60岁才中进士,授县令职,一生郁郁不得志。 散文《项脊轩志》 、《先妣事略》、《寒花葬志》、《思子亭记》等,写得相当感人。他的散文的特点是:即事抒情,真切感人;注重细节,刻画生动;篇幅短小,言简意赅;结构精巧,波折多变。 二、朗读全文,疏通内容,并归纳整理文言知识点。 1.注意字注音 渗漉(shèn lù) 修葺(qì) 栏楯(shǔn) 偃仰(yǎn) 啄食(zhuó) 异爨(cuàn) 老妪(yù) 迨(dài) 呱呱而泣(gū) 象笏(hù) 长号(háo) 妣(bǐ) 扃牖(jiōng yǒu) 垣墙(yuán) 栖息(qī) 阖门(hé) 2.解释重点字词。 (1)项脊轩,旧南阁子也(原来的) (2)室仅方丈(一丈见方,方,古代面积用语,纵横) (3)尘泥渗漉(渗漏) (4)每移案顾视,无可置者 (案,桌子;顾视,环顾室内) (5)前辟四窗 (开) (6)室始洞然 (透明敞亮) (7)杂植兰桂竹木于庭 (杂,混杂,交错) (8)旧时栏楯(栏杆) (9)亦遂增胜(美景,光彩) (10)偃仰啸歌(安居)(吟咏诗文) (11)冥然兀坐(静静地端坐。兀坐,端坐) (12)万籁有声 (指自然界的一切声响。籁,孔穴里发出的声音,也指一般的声响) (13)珊珊可爱 (形容衣裾玉佩的声音,引申为美好的样子) (14)迨诸父异爨(等到伯父叔父们分居。迨,等到。爨,生火做饭) (15)墙往往而是(指到处,处处) (16)客逾庖而宴。(逾,越过。庖,厨房) (17)鸡栖于厅(休息) (18)始为篱,已为墙 (已而,随后不久) (19)凡再变矣 (凡,总共;再,两次) (20)家有老妪(老年妇女) (21)先妣抚之甚厚(已故的母亲) (22)室西连于中闺(指内室) (23)某所,而母立于兹(所,地方;兹,这里) (24)呱呱而泣 (小儿的哭声) (25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
立即下载
免费下载
(校网通专属)
登录下载Word版课件
同类资源
第八单元 中职教材解析与训练.语文基础模块(1970-01-01)
第二单元 单元测试卷 中职教材解析与训练.语文基础模块(1970-01-01)
专项测试卷 中职教材解析与训练.语文基础模(1970-01-01)
第二单元 中职教材解析与训练.语文基础模块(1970-01-01)
高考模拟试卷 中职教材解析与训练.语文基础模块(1970-01-01)
上传课件兼职赚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