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件编号13987406

华师大版科学七年级上册 知识点(提纲 素材)

日期:2024-05-21 科目:科学 类型:初中素材 查看:73次 大小:1882413Byte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5
华师大,科学,七年级,上册,知识点,提纲
  • cover
七年级上册科学知识点 知识点1一、长度的估测 1.测量某个物理量时用来进行比较的标准量叫作单位。为方便交流,国际计量组织制订了一套国际统一的单位,叫国际单位制(简称SI)。 2.长度的单位:在国际单位制中,基本单位是米(m),其他单位有:千米(km)、分米(dm)、厘米(cm)、毫米(mm)、微米(μm)、纳米(nm)。 3.估测法:是利用物理概念、规律、物理常数和常识对物理量的数值、数量级进行快速计算以及对取值范围合理估测的方法,运用估测法计算的问题称为估测题。必须注意对一些物理量的单位及单位换算要有正确的认识,如要知道1m、ldm、1cm有多长。 长度单位之间的换算: 1km=1000m;1dm=0.1m;1cm=0.01m;1mm=0.001m; 1μm=0.000001m;lnm=0.000000001m; 1米=10分米=100厘米=1000毫米=106微米=109纳米。 4.科学计数法: 我们把大于10的数记成a×10n的形式,其中a是整数数位只有一位的数(即1≤a<10,n是正整数)。这种记数法叫作科学计数法。 5.常见的物体长度 手臂长74cm 某同学身高160cm 手指宽1.5cm 教室课桌高78cm 乒乓球的直径约是40mm 教室门的宽度是95cm 一本物理书长26.7cm 一元硬币的直径18.0mm 二、长度的测量及方法 1.长度的测量是最基本的测量,最常用的工具是刻度尺、游标卡尺、螺旋测微器、米尺、激光测距仪等。长度测量的准确程度是由刻度尺的最小刻度(刻度尺上两条相邻刻线间的距离)决定的,在实际的测量中要求选择合适的测量工具。会正确使用刻度尺测量物体的长度(包括直接测量和间接测量)。 刻度尺的使用方法: (1)认识刻度尺:①零刻度线 ②量程:测量的最大范围 ③最小刻度值:每一最小格所表示的长度(也叫分度值,分度值越小,测量越精确) (2)放正确:零刻度线对准被测物体的一端,刻度尺的刻度要紧贴被测物体。(倾斜造成读数偏大) (3)看正确:视线要与尺面垂直。(视线偏左读数偏大,视线偏右读数偏小) (4)读正确:先读被测物体的准确值,即读到最小刻度值,再估读到最小刻度的下一位即估计值。 (5)记正确:记录数值=准确值+估计值+单位。(无单位的记录是没有意义的) 零刻度线磨损的尺可以从尺的某一清晰刻线量起,但一定要注意读数时减去起点长度。 2.测量长度的几种特殊方法 (1)积累取平均值法:利用测多求少的方法来间接地测量。如:测量一张纸的厚度、细铁丝的直径等。 (其中h是每张纸的厚度,n是纸张数目,注意不是书的页码数) (2)滚轮法:测较长曲线的长度时,可先测出一个轮子的周长。当轮子沿着曲线从一端滚到另一端时,记下轮子滚动的圈数。长度=周长×圈数。如:测量操场的周长。 (3)化曲为直法:测量一段较短曲线的长,可用一根没有弹性或弹性不大的柔软棉线一端放在曲线的一端处,逐步沿着曲线放置,让它与曲线完全重合,在棉线上做出终点记号。用刻度尺量出两点间的距离,即为曲线的长度。如:测量地图上两点间的距离。 (4)组合法:有些长度很难直接测量,如球的直径、圆锥体的高度等,这时可以使用辅助器材配合测量。如:测量硬币的直径,乒乓球直径等。 3.测量值和真实值之间的差异叫作误差,我们不能消灭误差,但应尽量减小误差。误差的产生与测量仪器、测量方法、测量的人有关。 减少误差方法:多次测量求平均值、选用精密测量工具、改进测量方法。 误差与错误区别:误差不是错误,错误不该发生能够避免,误差永远存在不能避免。 三、有关长度的科学史 测量是用比较的方法来确定被测量与标准量之间的最值大小的过程。早期的测量概念仅局限于与人们日常生产生活关系最密切的长度、容量和重量,即“度量衡”。测量的标准是逐步发展起来的,即从实物基准过渡到自然基准。古代中国人用身体的有关部分测量长度,有“布指知寸,布手知尺,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