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件编号14014277

26 忆读书 同步练习(含答案)

日期:2024-06-28 科目:语文 类型:小学试卷 查看:56次 大小:1203442Byte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4
读书,同步,练习,答案
  • cover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26.忆读书 课时一 名师导读 《忆读书》是冰心写的一篇叙事散文。全文以“忆”为行文线索,按时间顺序记叙了自己快乐的读书生活,读书的感受和认识,抒发了自己热爱读书、以读书为快乐的情感,深情告诫少年儿童“读书好,多读书,读好书”。 导学典例 要素 四大名著 例1:下面名著、作者及书中的人物对应有误的一项是( ) A.《红楼梦》———曹雪芹———林黛玉 B.《西游记》———吴承恩———孙悟空 C.《三国演义》———罗贯中———关羽 D.《水浒传》———施耐庵———诸葛亮 例2:猜一猜下列语句说的是哪本名著,写下来。 (1)满纸荒唐言,一把辛酸泪。_____ (2)官逼民反,聚义水泊梁山。_____ (3)话说天下大势,分久必合,合久必分。_____ 要素 喻体 喻体是对本体特征的有效并极形象的修饰。通常喻体与本体有着各方面的相似之处,能把本体描绘得更加形象生动。 例3:选择恰当的喻体填空。 船 药 阶梯 面包 (1)鲁迅说:“书籍是营养的( )。” (2)高尔基说:“书籍是人类进步的( )。” (3)我国汉代大学者刘向说:“书犹( )也,善读之可以医愚。” (4)凯勒说:“一本新书像一艘( ),带领我们从狭隘的地方,驶向生活无限广阔的海洋。” 基础典 练 1.加点字读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 A.水浒传(zhuàn) 传人(chuán) 传记(chuán) B.栩栩如生(xǔ) 烦琐(suǒ) 书刊(kān) C.读书万卷(juǎn) 卷土重来(juǎn) 手不释卷(juàn) 2.根据语境,看拼音写词语。 我在一份kān wù( )上看了一篇文章,主要shù shuō( )了一位作家怎样从生活的fán suǒ( )小事中感受到快乐。其语言虽然zhì pǔ( ),但字里行间流露着作者的zhēn qíng shí gǎn( )。 3.先把下列文中出现的四字词语补充完整,再按要求完成练习。 ( )( )有味 栩栩( )( ) ( )( )神移 无( )( )呻 索然( )( ) ( )( )半解 (1)画“———的词语的近义词是_____,反义词是_____。 (2)选择恰当的词语填空。 ①写作应当抒发真情实感,切忌矫揉造作、( )。 ②那些满含着作者情感的文章,读起来让我( ),不能自已。 4.按要求完成下列句子练习。 (1)《西游记》的作者是吴承恩写的。(修改病句) _____ (2)读《三国演义》,我们可以领略到诸葛亮舌战群儒的风采;读《西游记》,_____;读_____,我们_____。 (3)我之所以把“诸”念作“者”,是因为我只学过“者”字。(改成先因后果的句子) _____ 课时二 品读 读书经历 1.请把作者的读书经历按先后顺序排一排。 ( )1980年后,“我”每天读许多书刊,学会了挑选、比较,读有真情实感的文章。 ( )读《水浒传》,欣赏其生动的人物个性,认为其比《荡寇志》强多了。 ( )七岁时,自己读《三国演义》,因为对舅父讲《三国演义》充满无限期待。 ( )十二三岁读《红楼梦》,兴趣并不大;中年后再读,才理解其中滋味。 品读 读书体会 2.品读语段,体会作者的读书收获。 我自1980年到日本访问回来后,即因腿伤闭门不出,“行万里路”做不到了,“读万卷书”便是我唯一的消遣。我每天都会得到许多书刊,知道了许多事情,也认识了许多人物。同时,书看多了,我也会挑选、比较。比如说看了精彩的《西游记》就会丢下烦琐的《封神榜》,看了人物栩栩如生的《水浒传》就不会看索然无味的《荡寇志》。对于现代的文艺作品,那些写得朦朦胧胧的、堆砌了许多华丽词句的、无病而呻的文字,我一看就从脑中抹去。但是那些满带着真情实感、十分质朴浅显的篇章,哪怕只有几百上千字,也往往使我心动神移,不能自己! (1)作者把“读万卷书”说成是“唯一的消遣”表明了( )。 A.作者喜欢读书 B.作者的业余爱好很少 (2)作者读书的收获是什么? _____ (3)冰心认为好书的标准有( )(多选) A.故事耐人寻味,情节精彩,不烦琐 B.所描写的人物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