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 14015446

湘科版(2017秋) 六年级上册 第三单元 能量单元知识总结(PDF版)

日期:2025-10-29 科目:科学 类型:小学素材 查看:81次 大小:448006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1
单元,科版,2017,六年级,上册,第三
  • cover
自主善思 励学日新 三单元 《能量》 3.1 能量家族 1. 能量,我们常常看不见,却能感知到它。比如:流动的水能推动水车,具有能量;高速行驶的汽车 能撞倒护栏,具有能量。 2.高处的物体、压缩的弹簧和压缩的空气具有 的“蓄势待发”的能量,称为势能。行驶的汽 车、飞行的子弹具有的“运动”的能量,称为 动能。动能和势能统称为机械能。风能、潮汐能、水能都是机械能。 3.各种各样的能量:(1)熔炉里的铁水,既发光又发热,具有光能和热能;燃料、食物以及其他化学 物质里储存着化学能;输电线输送了电能,使列车高速行驶;声音具有声能。 (2)声、光、电、热、磁都是自然界中存在的能量形式。能量存在的形式多种多样,任何东西如果 有移动、变化、发光、发热、发声的现象,就有某种能量在起作用。 4. 焦耳的实验研究:英国物理学家焦耳用实验证明了动能和热能之间可以相互转换。使 1 千克水的 温度升高 1 摄氏度需要约 4200 焦耳的热量。1 焦耳(简称焦)能量,可以将 102 克的物体举高 1 米。 3.2 热能转换 1.当火炉上的水壶的壶嘴被堵住时,水蒸气的力量能把壶盖顶开。人们从这种现象得到启发,发明了 蒸汽机。公元 1 世纪左右,希腊发明家希罗制作的“空心汽动圆球”,可以称得上是最早使用热能变 成机械能的“蒸汽机”。 2.“冲动”的橡皮塞 实验材料 试管、蘸有酒精的棉花、橡皮塞、烧杯、热水 在试管内塞进一小团蘸有酒精的棉花,用橡皮塞塞住管口。将试管放 实验方案 进盛有热水的烧杯中加热,观察过一会儿有什么现象 实验现象 试管变热,橡皮塞会冲出试管口。 现象分析 说明发生了能量转换,热水的热能转换成橡皮塞的动能。 3. “热情”的橡皮筋:反复拉伸运动使橡皮筋产生了热量,机械能→热能,说明不同形式的能量是可 以相互转化的。其他摩擦生热的情况:使劲摩擦两只手;从高处坐滑梯滑下来,臀部会有灼热感。 4. 钻木取火:(1)生火原理:由机械能→热能。(2)需要的材料:干燥的木块和木棍、中间凹的小石块、 鞋带、干枯的小草或木屑。(3)生火方法:让木棍尖在小坑中快速摩擦转动。 5.其他野外生火方法:用电池和口香糖锡箔纸生火,电能→热能;用太阳光和水气球生火,太阳能→ 热能;高锰酸钾与白糖混合,用木棍碾压取火,化学能→热能。野外生火要注意遵守法律法规! 1 自主善思 励学日新 6.解释能量转换:摩擦点燃火柴、燃料燃烧推动火箭升空 7. 动能也可以转换成热能,热能可以和其他能量相互转换。 8.人体内的能量转换(P33):世界卫生组织建议 10-12 岁儿童每天每千克体重需要约 276 千焦热量的 食物。 3.3 电能转换 1.电是怎样产生的:(1)英国科学家法拉第和美国科学家亨利几乎同时 (1832 年)发明了发电机。(2)直到 1873 年,大型的动能与电能转换 装置的问世,才使电被广泛地使用。现在有各种各样的发电厂,如水力 发电厂、火力发电厂、核电站等。(3)发电机发电的过程中,将机械能转换成电能。 2.伏特电池:1799 年,意大利科学家伏特发明了第一个人造化学电源———电池。伏特电池的结构相 当简单,只是用锌盘、酸性溶液浸湿的纸张和铜盘按顺序相叠而成。伏特电池将化学能转换成为电能。 3. 自制蔬果电池:其实并不是蔬果在发电,电池需要在两 极插上不同的金属片,一般是铁片和铜片,其本质上是发生 了化学反应,把化学能转化为电能。 4. 其他能转换成电能的装置:(1)光伏发电装置:太阳能转 换为电能;(2)海浪能发电机:海浪的机械能转化为电能。 3.4 电磁转换 1.模仿奥斯特的发现:将小磁针与导线平行地放置在导线的下方或上方。 导线通电后,原本与之平行的小磁针会发生偏转,说明电流可以产生磁。 在奥斯特发现电能生磁后,人们发明了电磁铁。 2. 自制电磁铁 (1)实验材料:电池、细导线、熟铁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