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 14032083

2022湘科版(2017)科学六年级上册第三单元教学设计(附目录)

日期:2025-10-01 科目:科学 类型:小学教案 查看:31次 大小:24166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5
2022,科版,2017,科学,六年级,上册
  • cover
2022湘科版(2017)科学六年级上册第三单元 教学设计 第三单元能量 1能量家族 2热能转换 3电能转换 4电磁转换 第三单元能量 1能量家族 教学目标 科学知识 知道高处的物体、压缩的弹簧和压缩的空气具有的"蓄势待发"的能量,称为势能。行驶的汽车、飞行的子弹具有的"运动"的能量,称为动能。动能和势能统称为机械能。风能、潮汐能、水能都是机械能。知道自然界中存在多种能量的表现形式,知道声、光、电、热、磁都是自然界中存在的能量形式。 科学探究 能设计实验检验压缩的弹黄、压缩的空气储存了能量。能按能量形式对生活中的相关物品分类。分析厨房中的现象,能辨识哪些对象在工作,是什么能量使它们工作起来的。 科学态度、STSE 主动探究势能的存在,积极了解能量家族,乐于合作与分享。感受能量世界的纷繁复杂,意识到"能量和我们的生活息息相关"。 教学准备 教师准备∶石头、弹簧、两辆小车、弹簧、细线、剪子、注射器、红墨水、橡皮帽、教学课件。 学生准备∶记录笔、活动手册。 教学时间1课时 教学过程 教学导入 谈话引入并揭示课题∶能量,我们常常看不见,却能感知到它。今天我们比较全面地进入有关能量的学习。 复习了解动能。在四年级,通过学习,我们知道运动的物体具有能量。请看这两幅图(课件展示教材P26上方两幅图),说一说,图中表现了谁具有能量 a.流动的水能推动水车,具有能量。b.高速行驶的汽车能撞倒护栏,具有能量。 新课学习1."蓄势待发"的能量 提出问题。举到高处的石头、压缩的弹簧和压缩的空气,都储存了能量吗 交流,形成猜想。高处的石头释放后能砸坏塑料泡沫,说明它具有能量。推测压缩的弹簧和压缩的空气也储存了能量。 介绍器材。两辆小车、弹簧、细线、剪子、注射器、红墨水、橡皮帽。 讨论,利用已。有器材设计实验方案。 交流并给出教材示例,各组完善实验方案。 动手实验,将实验现象记录在活动手册上。 实验后的交流∶根据以上实验,你能得出什么结论 小结∶高处的石头、压缩的弹簧和压缩的空气都具有能量。 思考∶生活中有哪些东西具有这种"蓄势待发"的能量 举例∶课件展示教材P27下方的三幅图,并介绍。 打桩机将重锤升到高处,可以大力打桩。 收缩的发条储存了能量,可以使钟表内的齿轮和表针转动。 玩其唧简中压缩的空气储存的能量,会让"子弹"从筒中射出。 小结∶高处的物体、压缩的弹簧和压缩的空气具有的"蓄势待发"的能量,称为势能。行驶的汽车、飞行的子弹具有的"运动"的能量,称为动能。动能和势能统称为机械能。风能、潮汐能、水能都是机械能。 各种各样的能量 介绍几种能量形式。课件展示教材P28的四幅图,并介绍∶a.熔炉里的铁水,既发光又发热,具有光能和热能。b.燃料、食物以及其他化学物质里储存着化学能。c.输电线榆送了电能,使列车高速行驶。d.受过训练的高音歌手,可以用声音将玻璃杯震碎,声音具有声能。 按能量形式对生活中的相关物品分类。生活中还有哪些物品具有上图中这种形式的能量 把自己找到的能量分类并填入学生活动手册中。 小结;能量存在的形式多种多样,任何东西如果有移动、变化、发光、发热、发声的现象,就有某种能量在起作用。 应用;分析厨房中的现象,说一说哪些对象在工作,是什么能量使它们工作起来的 将结果记录在实验手册上。 思考∶想一想,不同形式的能量之间能相互转换吗 拓展∶介绍焦耳的实验研究英国物理学家焦耳用实验证明了动能和热能之间可以相互转换。他把一个叶轮放置在装有水的容器中,叶轮旋转时与水摩擦使得水的温度升高,于是动能转化为热能,而所产生的热量的多少可以通过测量水的温度变化算出。使1千克水的温度升高1摄氏度需要约4200焦耳的热量。1焦耳(简称焦)能量,可以将102克的物体举高1米。 (三)整理,下课。 2热能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