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语文课件、教案、试卷中心
用户登录
资料
搜索
ID: 14065361
10项脊轩志 说课 教案 2022-2023学年中职语文语文版拓展模块
日期:2025-10-14
科目:语文
类型:教案
查看:20次
大小:24576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2
张
10项
,
脊轩
,
说课
,
教案
,
2022-2023
,
学年
项脊轩志 【从容说课】 《项脊轩志》是一篇借记物以叙事、抒情的优秀散文。文章借项脊轩的兴废,写与之有关的家常琐事,表达人亡物在、三世变迁的感慨,也表达作者怀念祖母、母亲和妻子的感情。文章随事曲折,绘影绘声,自然动人。 这篇文章写干两个时期,从开头到“殆有神护者”,是在十八岁时写的;以下则为三十多岁以后补写的。就全篇结构来看,前一部分为主体,后面的补记进一步充实了前面的内容。前后格凋一致,情感贯通,结构紧密。前一部分,围绕项脊轩的兴废,写年轻时代自己在这里的生活、家庭的变迁以及对母亲和祖母的回忆,抒发自己或喜或悲的感情。这一部分可分为三层。第一层(第一段),叙述项脊轩修葺前后的不同变化,以写景为主,字里行间倾注着作者的深情。这一层用“喜”贯穿。第二层(第二、三段),叙写项脊轩的变迁,回忆母亲和祖母的往事,用“悲”贯穿。第三层(第四段),叙写自己闭门苦读的情景以及小轩多次遭火未焚的事。这一层写得很简洁,是“悲”的进一步补充。后一部分(“余既为此志”至结束),补写项脊轩的变迁和逸事,主要表现作者丧妻前后的欢乐和悲痛的心情。 作者善于用线索串连生活琐事,使文章形散而神不散。本文正是把自己对项脊轩深挚的眷恋之情作为贯穿全文的线索。当作者忆及与项脊轩有关的家庭琐事时,就会激起自己感情潮水的放纵奔流。随着感情的变化,作者则顺着这情感的线索,或陈述项脊轩的变迁,或叙写亲人的轶事,或直抒自己的胸臆。将“悲”“喜”感情交织一起,使记物、叙事,抒情熔为一炉,因而文章结构绵密,形散而神不散。阅读本文,注意文章结构对表达作者的思想感情的作用。另外,作者善于撷取生活中的典型细节和场面。运用委婉动人的语言刻画人物形象。 教学这篇课文,可通过反复诵读,让学生体会字里行间蕴含的感情,尤其要体悟到文章是如何在写景和叙事中,将“喜”和“悲”的感情抒发得委婉动人的。再者要引导学生欣赏其中的主要细节。 【教学目标】 一、知识目标 1.学习作者选取生活琐事、平常景物表现人的音容笑貌,以朴素简洁的语言寄托自己深情的写作风格。 2.准确理解“当、洞、胜、凡、兹、过、竟、比、殆”9个实词,并归纳积累“顾、稍、置、归、去”5个实词的义项。 二、能力目标 1.在熟读的基础上理清思路,把握脉络,体味作者思路清晰、语言流畅的特点。 2.根据上下文辨析实词和活用词的义项,做到熟练翻译课文,提高文言阅读能力。 三、德育目标 体会作者在日常琐事的记叙中所蕴含的浓浓深情,感受亲情。 【教学重点】 1.理解作者对家道衰落的伤感和对故居亲人的眷恋深情。 2.研习三、五、六段,体味“多可喜亦多可悲”的内涵。 【教学难点】 1.通过细节描写感悟作者在叙事中营造出来的抒情氛围。 2.在诵读的基础上熟练背诵全文。 【教学方法】 1.诵读法。通过反复诵读。提高学生的文言阅读能力,巩固文言知识。 2.讨论法。通过广泛讨论,培养学生的解析能力。 3.延伸法。通过延伸练习,提高学生鉴赏文言的能力。 【教具准备】 自制“项脊轩”图片 【课时安排】 3课时 【第一课时】 【教学要点】 1.作者简介及作品简介。 2.研习并背诵第一自然段。 【教学过程】 一、导语设计 朱自清的一篇散文《背影》,几十年来。打动了无数读者的心,感人至深。孟郊的一首《游子吟》唱出了无限的亲情。千古流传,亲情是一个永恒的主题。今天,我们就来共同欣赏被世人称为“今之欧阳修”的归有光的饱含深情的散文名篇《项脊轩志》。 二、解题 1.作者简介 归有光(1506~1571),字熙甫,号震川,明代昆山(今江苏昆山县)人。嘉靖(明世宗年号)进士,官至南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
立即下载
免费下载
(校网通专属)
登录下载Word版课件
同类资源
第二单元 单元测试卷 中职教材解析与训练.语文基础模块(1970-01-01)
第八单元 中职教材解析与训练.语文基础模块(1970-01-01)
专项测试卷 中职教材解析与训练.语文基础模(1970-01-01)
高考模拟试卷 中职教材解析与训练.语文基础模块(1970-01-01)
第二单元 中职教材解析与训练.语文基础模块(1970-01-01)
上传课件兼职赚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