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件编号1407368

4《更浩瀚的海洋》教学课件(含教案+习题)

日期:2024-05-15 科目:语文 类型:初中课件 查看:83次 大小:541275Byte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0
更浩瀚的海洋,教学课件,教案,习题
    更浩瀚的海洋 Ⅰ.课外古诗背诵 【原文】 逢入京使 岑参 故园东望路漫漫,双袖龙钟泪不干。 马上相逢无纸笔,凭君传语报平安。 【赏析】 哪里是我的家,迢迢千里路,望不到尽头。思乡的泪,沾湿了我的双袖,模糊了我的面容。骑在马上,我与你匆匆相逢,请你转告我的家人,我依然平安无恙。本诗以自然质朴的话语,写出了作者的雄心与对帝京、故园相思眷恋的柔情。不假雕琢信口而成,又自然真挚。 Ⅱ.课前准备 一、生字识记 瀚(hàn):广大。如:浩瀚。 裸(luǒ):露出,没有遮盖。如:裸视。 镶(xiāng):把物体嵌入另一物体内或围在另一物体的边缘。如:镶牙。 悯(mǐn):1.怜悯。如:其情可悯。本文可取此义。2.忧愁。如:悯然涕下。 谧(mì):安宁,平静。如:静谧。 撇(piē):1.弃置不顾,抛弃。如:撇开。2.从液体表面上轻轻地舀。如:撇去。本文取此义。 萋(qī):形容草长得茂盛的样子。 袒(tǎn):1.脱去或敞开上衣,露出(身体的一部分)。如:袒胸。本文取此义。2.袒护。 虔(qián):恭敬。如:虔心。 二、词语识记 浩瀚:形容水势盛大。 怜悯:对遭遇不幸的人表示同情。 顶礼膜拜:表示极度崇拜。膜拜:合掌加额,伏地跪拜。 苦行僧:用苦行的手段修行的宗教徒。 安谧:安宁,安静。 虔诚:恭敬而有诚意。 心扉:人的内心。 三、预习效果反馈 1.作者写的七种人,代表了哪几种人? 2.作者为什么要离开浩瀚的大海? 3.本文的体裁是什么?用了何种表现手法? Ⅲ.课堂跟讲 一、背记知识随堂笔记 1.让我们离开这片海岸吧,这里没有一块 的地方可让我们 。我绝不愿意在这样的风里 我金色的发辫,在这样的空间 我 的胸脯,脱下的衣裳, 地站在这样的光线下。 2.纪伯伦, (国)诗人、 作家、画家,是 近代文学史上第一个用散文诗体的作家。他的主要作品有:散文诗集 、 、 ,以及小说 、 等。 二、整体把握板书设计 (-)板书设计 撒盐→悲观者 扔糖→轻浮的乐天派 检死鱼→虚伪的慈善家 勾画者→沉溺于幻想的苦行僧 撇泡沫者→空想家 听贝壳者→庸人 头埋沙子者→懦夫 (所见)→人生角色(否定)→(逃离) (二)段落层次 1.第1、2段:开篇 。 2.第3~19段:描述了 ,揭示了 。 3.第20、21段:表达了作者 。 (三)写作特点 1.丰富的想象。本文通过对在海边所见的七种人的行为的描述,想象出七种不同的人生态度。 2.优美的诗化的语言。本文用优美的语句描写大海,句式自由,节奏多变。 3.用了象征的表现手法。本文的七种人的表现,象征着七种不同的人生态度。 4.写作借鉴:本文用了象征的表现手法。文中的七种人在海边的表现,各象征了七种不同的人生态度。在这几种人面前,作者毅然离去,表明了自己的人生追求,含蓄地表达出了诗人的人生观念———我愿有追求而死,不愿无聊而生。 三、重难点句子和段落诠释 (-)重难点句子 于是我和我的心离开了这浩瀚的大海,我们走了,去寻找更浩瀚的海洋。 文中浩瀚的海洋象征丰富的人生和无限的未来,抒发出诗人不断追求生活之美、精神之美的情怀。 (二)对第一自然段的诠释 第一自然段,作者开篇用诗的语言、诗的意象,给我们营造了诗的意境、也为后文七种人提供了活动的场景。 Ⅳ.当堂练习 用下列词语描绘大海的景象,字数不少于50个字。 蔚蓝 波涛汹涌 浩瀚 激荡 Ⅴ.课后巩固练习 一、基础题(9分) 1.给下列句子中加粗的词语注音。(5分) (1)你所看见的,实在是所有人中最糟糕( )的一个,他虔( )诚、纯洁,把生活的痛苦拒( )于自己的心扉( )之外,而生活也把他的心灵跟欢乐隔绝( )开来。 (2)我绝不愿意在这样的风里散( )开我金色的发辫( ),在这样的空间袒( )露我柔嫩( )的胸脯,脱下衣裳( ),赤条条地站在这样的光线下。 2.选择书写正确的一组( )(2分) A.浩瀚 污垢 悲观 赤裸裸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