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件编号1409393

〔越调〕《天净沙•秋思》教学设计

日期:2024-05-20 科目:语文 类型:初中教案 查看:96次 大小:18750Byte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4
越调,天净沙•秋思,教学设计
  • cover
写秋寄情谁人懂 生花妙笔绘心境 ———〔越调〕《天净沙·秋思》教学设计 【教学分析】 《天净沙·秋思》选自北师大版七年级上册第二单元“秋日撷英”。《天净沙·秋思》是马致远先生的一支名曲,仅五句二十八字,但构思精巧,意境和谐,蕴藉地表达了游子绵绵不绝的愁绪,可谓淋漓尽致。从它诞生之日起,就注定了有永久的生命力,赢得了一代又一代文人墨客和广大读者的喜爱。 七年级学生在古诗词方面的知识积累比较匮乏,大多数学生对古典诗歌的学习有陌生感,对诗歌鉴赏更是心怀畏难情绪。因此,笔者结合《天净沙·秋思》文本,在教学环节设置上由浅入深,重在鉴赏方法的指导,这样才有利于树立学生的阅读信心,激发学生的鉴赏兴趣。 【设计理念】 新课程的理念是突出学生在学习中的主体地位,让学生独立思考、发表创见。教学中采用“诵读、诱思、探究”法,以问领起,引发学生思考,层层深入,引导学生探究,充分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 学习目标: 1.反复诵读,把握古诗歌朗读的一般方法和技巧。 2.理解《天净沙·秋思》所描写的意象和表达的思想感情。 3.初步培养学生古典诗歌鉴赏能力。 重点、难点: 1.掌握古典诗歌鉴赏的基本方法。 2.理解《天净沙·秋思》所描写的意象和表达的思想感情。 教学课时:2课时 教学方法:诵读、诱思、探究相结合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同学们,在你们眼中,秋天是一个怎样的季节?也许是丰收的,也许是浪漫的,也许是多愁善感的。那么,在一个游子的心中,秋天是什么样的呢?今天,就让我们走进马致远的《天净沙 秋思》,领略它的无穷魅力。 【板题】:〔越调〕天净沙·秋思 马致远 二.学法指导 怎样才能领略诗歌的艺术魅力?今天老师送给同学们四条学习诗歌的技巧与方法,让我们一起走进诗歌博大精深的世界。课件出示: 1.诗当美读:读出音韵,读出情感,读出共鸣。 2.诗当细品:一个意象、一个标点,往往有着丰富的信息。 3.诗当想象:诗歌的一大特色在于给读者留下空白,也就是想象的空间。 4.诗当深悟:能从一首并不艰深的诗中看出问题来,证明你有思辨的深度。 学生活动:倾听并做好笔记 三.解题 师生活动:根据学生课前预习收集到的材料,让学生解题,教师补充,并让学生在课本上标记并识记。课件出示: “越调”是宫调名,“天净沙”是曲牌名,“秋思”是题目。 元曲是我国古代诗歌中的一种体裁,兴于元代,又称散曲。 马致远,元代著名散曲家,早年热衷于功名,却屡不得志,经历了漂泊生涯20余载,本曲是这种漂泊生涯体验的结晶,是作者用血和泪写成的,是元曲中的“绝唱”,元人誉之为“秋思之祖”。 四.文本研习 (一)诗当美读: 1.一读诗歌:全班齐读,要求字正腔圆,注意音韵。 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 师生评价。 教师总结:这首小令一、三、五句押尾韵“a”,二、四句押尾韵“ia”, 读来朗朗上口,我们感受一下。(朗读)前三句是典型的整句排列,结构相同、字数相等、句式工整,要读出一气呵成、淋漓痛快的酣畅美和明快的节奏感。最后一句是散句,要读得曲折跌宕,读出落拓无助的生存境遇。这样朗读我们能感受到它整散相间,长短结合的形式美。同学们读出了《天净沙 秋思》的节奏感,体现了诗歌的音韵美、形式美。 (师生活动:学生按朗读要求齐读,教师根据朗读情况进行小结。) 2.初步感受诗歌的感情基调。 问题探究:请同学们用一句诗概括作者的情感——— “断肠人在天涯”。并请大家思考,为什么诗人把自己称为“断肠人”。 学生重温课前预习,小组代表展示成果。 教师课件出示补充:知人论世,背景如是——— 诗人身份和诗歌创作背景:马致远,早年热衷于功名,却屡不得志,经历了漂泊生涯2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