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 14126754

6.1《芣苢》课件(共14张PPT) 2022-2023学年统编版高中语文必修上册

日期:2025-05-17 科目:语文 类型:高中课件 查看:10次 大小:2428669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7
2022-2023,必修,语文,高中,统编,学年
  • cover
(课件网) 劳动之歌 “我们的祖先的原始人,原是连话也不会说的,为了共同劳作,必需发表意见,才渐渐地练出复杂的声音来,假如那时大家抬木头,都觉得吃力了,却想不到发表,其中有一个叫道‘杭育杭育’,那么,这就是创作;大家也要佩服,应用的,这就等于出版;倘若用什么记号留存了下来,这就是文学;他当然就是作家,也是文学家,是'杭育杭育派’。” ———鲁迅《且介亭杂文门外文谈》 “饥者歌其食,劳者歌其事。” ———《公羊传》 采采芣苢,薄言采之。 采采芣苢,薄言有之。 采采芣苢,薄言掇之。 采采芣苢,薄言捋之。 采采芣苢,薄言袺之。 采采芣苢,薄言襭之。 芣苢 “此诗凡三章,章四句,句四言,总之为四十八字。内用‘采采’字凡十三,‘芣苢’字凡十二,‘薄言’字凡十二。除为语助者,才余五字尔。” ———陆深《诗微》 任务:提取诗中有实际意义的语义信息,来构建一个语言模型,即用最简洁的语言概括这首诗的内容。 采采采的芣苢 采芣苢 采(有、掇、捋、袺、襭)采采的芣苢 《芣苢》中的“变”与“常”———有意味的语言形式 “常”———重复(重章叠唱) 《山海经》及《周书·王会》皆云:“芣苢,木也,实似李,食之宜子,出于西戎。” ———唐·孔颖达 苢 “《芣苢》,后妃之美也。 和平则妇人乐有子矣。” ———《诗序》 求子歌: “重章叠唱”的形式尤其能表现这种咏叹、欢乐、祈祷、期待、憧憬、呼唤…… 探究:诗中“采、有、掇、捋、袺、襭”这六个动词的顺序能够更换吗 “变”———六词之变 “三章只用六字分贴,实亦奇格。初至则采之。有者,采而得之也;掇则左右取之,欲其得之多也;捋则连汇收之,欲其掇之尽;袺者以衣贮之,惧其捋者之或失;襭者以带系之,恐其袺者之不牢也。只此一物,而自始至终,分六层写之,曲尽一事之理。” ———张叙《诗贯》 “变”———六词之变 这六个动词,概括地描写了整个采摘过程,精练而不烦琐,表现了越采越多直到满载而归的劳动情景。 这六个动词,每一个都抓住了采摘过程中最精彩的环节,把隐藏在生活中的美清晰地呈现出来,将一瞬间的动作用文字定格成经典,将动作中的细节美展现得细致、丰富。每一个动作就如同摄影里的特写,让人清晰难忘。 只有六个动作的变化,给读者留白,有了更多的审美空间和解读空间! “读者试平心静气涵咏此诗,恍听田家妇女,三三五五,于平原旷野、风和日丽中,群歌互答,余音袅袅,若远若近,忽断忽续,不知情之何以移,而神之何以旷。则此诗可不必细绎而自得其妙焉……今世南方妇女,登山采茶,结伴讴歌,犹有此遗风焉。” ———方玉润《诗经原始》 “此诗终篇言乐,不出一乐字,读之自见意思,此文字之妙。” ———吴师道 芣苢 繁茂鲜艳的芣苢呀,我们赶紧来采呀。 繁茂鲜艳的芣苢呀,我们赶紧采起来。 繁茂鲜艳的芣苢呀,一片一片摘下来。 繁茂鲜艳的芣苢呀,一把一把捋下来。 繁茂鲜艳的芣苢呀,提起衣襟兜起来。 繁茂鲜艳的芣苢呀,掖起衣襟兜回来。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