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件编号14205999

2.1 坚持依宪治国 同步教案

日期:2024-06-26 科目:政治 类型:初中教案 查看:54次 大小:71905Byte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4
坚持,依宪,治国,同步,教案
  • cover
第1课时 坚持依宪治国 【课标要求】 了解宪法基本知识,明确宪法的地位和作用,树立宪法至上的观念。 【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了解和认识宪法的构成,知道宪法是根本的活动准则,知道宪法具有最高的法律地位。 2.能力目标:认识宪法是根本的活动准则,具有最高的法律地位,从而自觉遵守宪法,维护宪法权威。 3.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目标:认识宪法的重要作用,树立宪法意识,增强宪法观念,自觉遵守和维护宪法的权威。 【教学重点】 宪法是根本的活动准则。 【教学难点】 宪法具有最高的法律效力。 【教学环节】 一、新闻导入 【多媒体呈现】 2022年1月4日下午,2021年度中国十大宪法事例发布暨研讨会在中国人民大学明德法学楼及腾讯会议召开。本次研讨会由中国人民大学公法研究中心主办。开幕环节由中国人民大学法学院副院长主持。中国人民大学法学院韩教授致开幕词。韩教授首先简短回顾了自2006年以来十大宪法事例评选活动的发展历程,随后对十大宪法事例的举办意义进行了阐述。随后,中国人民大学法学院副院长宣布了2021年度中国十大宪法事例,依次如下:①全国人大常委会授权进行房地产税试点;②海南自由贸易港法授权海南省人大及其常委会制定海南自由贸易港法规;③地方计生法规中的强制性亲子鉴定规定被废止;④义务教育阶段“双减政策”落地…… 教师点拨:中国十大宪法事例评选活动,宣扬了宪法的价值观念,提高了宪法的生命力和公信力,推动了中国社会法治化的进程。宪法作为根本的活动准则,具有最高的法律效力,在建设法治中国的历史进程中,坚持依法治国基本方略,就要坚持宪法的根本法地位,坚持依宪治国,维护宪法的最大权威。 二、探究新知 (一)根本的活动准则 活动一:合作交流 【多媒体呈现】 宪法史话 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于1949年9月通过了《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共同纲领》(以下简称《共同纲领》),内容共七章六十条,它是《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制定以前的建国纲领,起了临时宪法的作用。《共同纲领》对于团结一切力量,彻底完成民主革命和过渡到社会主义革命的转变,起了重大作用。 1954年,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通过了我国第一部社会主义类型的宪法———1954年宪法。第一部宪法除序言外,包括总纲,国家机构,公民权利,国旗、国徽、首都共四章一百零六条。这是中华人民共和国的第一部宪法,为我国后来的民主建设与制度建设奠定了基础。 1975年1月17日,第四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通过了修改后新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因其在1975年颁布,故称其为“七五宪法”)。这是中华人民共和国的第二部宪法,除序言外,包括总纲,国家机构,公民的基本权利和义务,国旗、国徽、首都,共四章三十条。这部宪法不仅缩小了公民的基本权利和自由的范围,而且取消了“公民在法律上一律平等”的规定。 1978年颁布了第三部宪法。1978年3月5日,第五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通过了经重新修改制定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这是中华人民共和国的第三部宪法(因其在1978年颁布,故称其为“七八宪法”)。第三部宪法的内容除序言外,分总纲,国家机构,公民的基本权利和义务,国旗、国徽、国歌,共四章六十条。这部宪法在结构上与前两部宪法相同,主要内容继承了1954年宪法的一些基本原则,增加了实现四个现代化的任务。 1982年颁布了第四部宪法即现行宪法(因其在1982年颁布,故称“八二宪法”)。1982年12月4日,“八二宪法”诞生。“八二宪法”由第五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五次会议通过,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公告公布施行。“八二宪法”除序言外,总共包含四章一百三十八条。“八二宪法”先后于1988年、1993年、1999年、2004年、2018年进行了修改。我国现行宪法就是2018年修改版本的“八二宪法”。 问题:(1)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来,总共制定和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