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浙美版五年级上册第12课江南民居 一、教材分析 本课为“造型 表现”学习领域内容,延续前两课所学,鼓励学生以水墨写意方式,来表现江南民居的美,同时倡导学生用不同的工具、不同的画法去进行水墨画创作探索。本课有两方面的重点:一是引导学生感受“江南民居”古朴雅致的幽静美;二是引导学生在水墨江南创作中,处理好点、线、面和黑、白、灰等关系,获得个性、童趣的水墨画作品。 二、学情分析 五年级学生在前期已经初步接触过水墨画,但接触不多,对笔墨的运用并不熟练,所以还需要继续领会、练习。他们对世界的感悟能力已有明显的提升,在教师引导下欣赏江南建筑及水乡小镇,能对其意韵有所共鸣。 三、教学目标 1.通过图像、视频和艺术作品的欣赏,感受江南民居的美。 2.学会以水墨的形式,有个性、有意趣地表现一幅江南民居图 3.在创作中感受水墨艺术、江南民居建筑艺术之间交相辉映的美 四、教学重点与难点 重点:在了解江南民居特点的基础上,欣赏画家笔下江南民居的美,并能以水的形式表现一幅江南民居图。 难点:引导学生学会用点、线、面和黑、白、灰的关系表现出江南民居的意韵。。 五、教学准备 1.教具:课件、毛笔、墨汁、国画颜料等水墨工具 2.学具:毛笔、墨汁、国画颜料等水墨工具 六、教学过程 (一)古诗导入(预计用时2分钟) 1.教师活动:播放诗配画《忆江南》。 2.学生活动:观看动画,并初步感受。 3.教师活动:江南,多么迷人的一个词,有人称它为“江南水多”,有人称它为“古镇江南”。江南的风景这么美,能不忆江南吗 水乡旖旎,令人流连忘返,除了江南的水外,便是它独具风格的民居了。老师想邀请同学们一起走进江南民居瞧一瞧。揭示课题:《江南民居》 【设计意图〕通过优雅的诗配画,引导学生进入江南的意境中,激发学生的探究兴趣。 (ニ)观察感受(预计用时4分钟) 1.教师活动:让我们先去“中国第一水乡”看一看,边看边发现:江南民居的建筑有什么特点 (播放视频《周庄》。) 2.学生活动:观看视频,并思考。 3.教师活动:呈现几幅不同地区的建筑图片。 4.学生活动:比较交流:江南民居有什么特点 预设:“临水(河)而建”“黑瓦白墙”“简单素朴”…… 【设计意图】通过观看视频,让学生走进江南民居感受秀丽江南,寻找江南民居的特点,同时这个环节也是为接下来的水墨江南环节做铺垫。 (三)辨别提炼(预计用时5分钟) 1.教师活动:图片演绎;将照片经过处理变成简单的黑白关系。 2.学生活动:找到其中的视觉元素,如:屋顶变成了块面或线条,窗户变成了点 3.教师活动:你发现江南民的在不同的角度下会现什么不同的形状 4.学生活动:观察,发现。有时是横向的,有时是斜向的“人”有时还有翘角,有时是粗粗的块面,有时是细细的线,房子之间还有高低、前后遮挡。 5.教师活动:小结并板书:点,线、面,同步用笔面出这些元素。同时提示:采用侧锋画出粗粗的块面,采用中锋画出细细的线条,轻点画出窗户,用留自作墙壁“人”的两笔粗细一样吗 6.学生活动观察教师演示,也可让自己来画。 7.教师活动:画时有意识地进行组合,有高低、前后挡。江南的黑瓦白墙,简单素朴就如同一幅氤氲的水墨画。 【设计意图】通过对民居的观察,发现其造型特点,通过对图片的处理,强化这些特点,同时提炼出点线面这几个视觉元素。并联系笔墨进行表现,同时作为范画演示引导。 (四)欣赏感悟(预计用时6分钟) 1.教师活动:有很多画家就用水墨的方法表现了江南的美。其中吴冠中先生画江南就极富特色,他只用寥寥几笔就把江南民居的水墨韵味表现得淋漓尽致。 2.学生活动:欣赏吴冠中的水墨画,从不同的角度表现造型的变化 讨论:你在他的画里看到墨色有什么变化 黑、白、灰。 3.教师活动:演示或请学生添加灰色的墨。 4.教师活动:江南有时是清静的,有时也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