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新疆之春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能够感受小提琴的音色,熟悉乐曲的主题旋律。 2、过程与方法:通过积极参与听辨、做节奏声势等活动,感受作品的音乐形象和情绪。 3、情感与价值观:让学生体验音乐,亲近自然,感受新疆人民欢欣、酣畅的生活情趣。 教学重难点 A段 B段的欣赏,能够根据声势配上动作。 教学用具 小提琴,新疆手鼓,头饰首饰,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师:同学们,今天顾老师很高兴能够到这里和大家一起上一堂音乐课,我看见大家都很开心,每个人的脸上都是充满笑容,看得出来大家都很期待上这节课,为了表示我的热情,老师给大家带来了一个乐器,你们认识她吗? 师:老师就用她来演奏一段音乐,在欣赏过程中,请同学们关注这两个问题:1.乐曲带给你怎么样的感受,是优美抒情还是欢快活泼?2.你觉得像哪个地方的风格呢? 师:这是一首欢快活泼,具有新疆维吾尔族风格的音乐。说到新疆,你们知道新疆有哪些具有民族特色的乐器吗?老师今天就给你们带来了一件乐器———新疆手鼓。 二、B段教学 1.节奏 师:这个乐器深受维族人民的喜爱,男女老少都会使用,在维吾尔族各种形式的器乐合奏和歌舞伴奏中,它都是不可缺少的重要乐器。老师啊也想用它来给我们这段欢快的音乐来伴奏,注意听,你看到了什么画面,想到了什么? (播放B段) 师:哪位聪明的小朋友能模仿一下老师刚刚打的节奏? 师:老师刚刚打的节奏叫做切分节奏。(出示PPT) 师:在新疆舞蹈中,女生代表动作是翻手腕,扭脖子,男生的动作是托帽子。我们能否来为这节奏加上动作呢? 师:我们放慢速度来唱一唱这条旋律。 2.音乐小知识———拨弦、华彩 师:你能不能听到特别的地方,举手示意我。(拨弦) 师:这段音色模仿的是当地常见的弹弦乐器,如热瓦普、都塔尔、弹布尔。我们可以想象一下。 师:师:同学们,新疆的音乐非常欢快动听,那你们是否对这段旋律有点印象了呢? 师:新疆维吾尔族的人们不但能歌善舞,吹拉弹唱也是相当厉害。维族人们为了让演奏乐器的人也有个表现的机会,于是又让演奏者在这段音乐进入高潮的部分拉了一段比较自由,或者是难度又大的旋律,这部分旋律,我们可以称为华彩。当然,华彩部分也是属于这个乐段的。 师:老师有个想法,想和大家一起来完整演绎这一段音乐,老师呢就来充当这个演奏者,为同学们演奏,同学们为老师伴奏,伴舞,再给老师一个表现的机会,拉一部分华彩乐段,你们觉得如何? 3.完整听 师:同学们刚刚听的那一段其实是乐曲《新疆之春》里面的其中一个乐段。那我们就来完整的听一遍乐曲,你能找到这段熟悉的旋律吗? 师:这段音乐出现在整首乐曲的第二段,可以称为B乐段。好,那就让我们一起再来欣赏其他的两个乐段吧。 三、A段教学 1.初听感受 师:在欣赏前,老师想带着大家一起走进新疆维吾尔族看看,来感受一下春天的气息。 师:当冰雪消融,大地复苏,春天的脚步走近了,草原上天苍苍野茫茫,成群的牛羊在赛里木湖边吃草,欢快的马儿在那拉提大草原尽情的驰骋,新疆维吾尔族的人们载歌载舞,庆祝着春天的到来,一片生机盎然,欢欣鼓舞的画面就展现在我们的面前。(此时PPT播放A段音乐) 2.再听表演 师:在A段中,流畅华丽的长音部分是羊儿在咩咩叫,同学们,你们能在音乐中找到羊儿的声音吗?如果你找到,请用这个动作示意老师。 师:A段中,不仅有羊儿的叫声,你们还能找到马儿的身影吗? 师:那你是如何找到马儿在奔跑的 ? 师:同学们,这一段音乐就是《新疆之春》的第一个乐段。我们可以成为A乐段。那你们在表演A乐段的时候,情绪是怎么样的呢? 四.A’段教学 师:我们已经欣赏了这首乐曲前两个段,现在来听第三段。注意听,这个乐段是和A段相似还是和B段相似。 师: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