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春江花月夜》欣赏课(教案) 教学目标:1、感受、体验中国民族乐器的表现力,感受音乐意境。 2、引导学生用音乐术语,描述音乐的情绪情感。 3、记住主题旋律,在复习巩固民族五声音阶及“鱼咬尾”创作手法的同时,能 够了解“换头合尾”这一创作手法在音乐表现中的作用。 教学重难点:能够哼唱主旋律。体验中国民族乐器的表现力,感受音乐意境。 情境导入,感受迷人景色 10”音乐后师朗诵“春风吹处灯如火,江水绕山过,花影落”预设学生:“月光穿云,夜如梭。” 】 师:这首古诗表现出了怎样的意境?请同学们说一说。 (生:优美的;月亮从云中穿过的景象;...) 师:非常好,音乐和诗歌带我们走进了一幅美丽的中国山水图画,有这样一首古曲,同样富有优美的意境,今天,我们就一同走进这首古曲《春江花月夜》请看。【师播放音乐段落剪辑MV 】 二、介绍音乐,充分了解作品 1.了解乐队编制 师:刚刚我们看到的是民族管弦乐曲《春江花月夜》,民族管弦乐队是上世纪20年代,在下产生的。综合了传统乐队和吹打乐队,中国民族管弦乐队在部分程度上模仿了西方的编制,请看。(出示ppt1编制对比) 师:中国民族管弦乐队分有:组、组、组、组 西洋管弦乐队分有:组、铜管组、组、打击乐组 (出示ppt2乐器对比) (我国的中缺少低音乐器,所以比较常见的做法是使用中的作为补偿,也有使用的。) 师:在中国民族管弦乐曲中,这些乐器有其独特的风格。(ppt3 琵琶、洞箫、古筝链接图片和乐器音色) 在白居易的琵琶行中,称琵琶音色为“大珠小珠落玉盘”; 洞箫音质悠远深邃,寄托了古代士子高洁志向和满腔抱负; 筝声激越,即可表现悠扬的情境,又可展示金戈铁马、惊涛拍岸。 了解作品 师: 《春江花月夜》 原为琵琶曲,名《夕阳箫鼓》。今天聆听的管弦乐队演奏版本就是由中国著名作曲家、指挥家彭修文编订的,全曲分共十个乐段,每一小段都有一个形象、生动的标题。是一首非常典型的标题性音乐。下面我们一同走进这幅音乐长卷。 学习新课,展开音乐长卷 画卷———春江 聆听第一段《江楼钟鼓》 师:“春江潮水连海平,海上明月共潮生”(聆听1) 师:刚才我们听到的是第一段《江楼钟鼓》,这一段主要由哪些民族乐器演奏? 生:洞箫、琵琶、筝........(师鼓励并出示ppt乐器) 师:这一段的主奏乐器是琵琶,老师今天就带同学们一起来认识一下这个乐器。 认识琵琶感受音色 师:琵琶属于民族管弦乐队中的弹拨乐器,定音:5125, 四根弦、琴头、琴轴、相、品。 琵琶最早指的是一种弹奏的指法,琵是“弹”琶是“挑”,这也是琵琶演奏中最常见的指法。 下面老师给大家演奏《春江花月夜》开头的引子和江楼钟鼓部分。 师:大家觉得琵琶的音色是怎样的? (生:大珠小珠落玉盘的声音,清脆悦耳、细腻婉转,.......) 3、学习主题旋律 师:那么我们能不能把这段旋律唱出优美的意境呢?请同学们边模唱边随老师一起画出旋律线。(出示的乐谱)。 (1放音乐,生哼唱。) 师:同学们,你们有没有注意旋律线走向有何特点呢? 生:像波浪线。 师:这像是江面上平静的波浪还是汹涌的波浪? 生:平静的。(师板书:波浪线) 师:刚才同学们模唱的非常好,我们能否用唱名的方式再把旋律唱的更美一些呢?提示坐姿、发声方式、换气记号(白板出示换气记号)(2放音乐,师先钢琴伴奏范唱,生第二次唱。) 师:同学们最后我们用卡农的方式演唱,感受湖面层叠的水浪,一起沉浸在平静湖面之中(3放音乐,第三次哼唱)预设学生 师:同学们,给自己一点掌声,非常棒,老师感受到了乐曲的优美和寂静的意境。 衔接部分:了解五声音阶 1.了解五声音阶 师:请同学们注意,《江楼钟鼓》全段主题旋律由哪几个音组成? 生:12356,五个音 师:(师板书)12356这五个音就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