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 14272262

2.3 构建身边的网络 教学设计 2022—2023学年苏科版(2018)初中信息技术八年级全一册

日期:2025-10-18 科目:信息技术 类型:初中教案 查看:52次 大小:491665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3
苏科版,八年级,信息技术,初中,2018,学年
  • cover
《构建身边的网络》教学设计 一、学习内容分析 本课选自初中信息技术苏教版八年级第二章《走进网络世界》的第三小节。在前面学习中,学生了解和体验了网络的基本应用服务,加强了合理使用网络的道德规范。本课主要是让学生了解基本的因特网接入方式,并认识一些常用的网络硬件设备。本节理论性知识点比较多,其中最核心的知识点是对计算机网络的理解,它是由若干小知识点构成的,理解难度大,如果照本宣读学生会觉得枯燥乏味,所以应该借助于学生自我体验、依托生活实际需求降坡引路,通过演示、解释、类比等一系列的方法帮助学生将一个个环节产生的知识点融汇、综合、提炼,从而自然而然的形成计算机网络的概念。 二、学习者分析 《构建身边的网络》是八年级《初中信息技术》第二章第3节的内容,如果说,“当前大多数初中生对网络的基本应用服务相对比较熟悉,有较多的使用体验基础”,那么,他们对网络的工作机制是比较陌生的,尤其对那些与网络硬件设备相关的专业术语更是鲜有了解。从学生的生理和心理发展阶段来看,八年级的学生已经具有一定的生活经验、体验,他们的独立意识开始增强,本节课的内容多为理论性知识,纯粹的讲解已经吸引不了他们的兴趣,他们更希望能够通过自己的体验归纳出理论性知识,从而形成一种认知。 三、学习目标 (1)了解网络的构成要素,能够识别一些常用的网络设备。 (2)结合身边的网络环境,初步理解计算机网络的连接方式。 (3)理解计算机网络的基本概念。 (4)理解域名和协议的作用,知道TCP/IP协议,理解IP地址及其格式,知道域名和IP地址的关系。 四、教学策略 本课是一节典型的偏硬件的技能课,实践教学中往往强调讲解技能操作步骤后,让学生直接模仿练习,忽略了学生的信息素养的培养。学生的学习不是被动地接受知识,而是积极主动地构建知识的过程。根据教学的内容和学生的实际情况,创设了以上课中的实际任务情境,同学在学生任务单“联系实际之———认识网络设备及功能,凌波微步之———查看自己IP地址,火眼金睛之———认识真假IP,乾坤大挪移之———配置局域网”这几个环节的引领下展开一系列逐层递进的学习活动。通过生生互动、生生互助、师生互动,让学生在做中学,学中思,思中用,使得技能课不仅只是知识的传授和技能的学习,而是让学生在情景化的技术活动中,思维层面和能力层面进行了提升。 五、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勾勒“网络” 随着移动通信技术的不断成熟,我们每天都被网络所覆盖,生活中的衣食住行,样样都离不开网络。我们最害怕的就是断网…… 所以,学会构建身边的网络很重要。 通过学生机桌面上的学生素材,引发学生思考,老师是怎样实现信息传递的?请同学说出自己家里有哪些可以上网的终端设备?它们用什么方式进行连接的?引出网络概念。 揭示课题:构建身边的网络 什么是计算机网络? 我们把处于(不同地理位置、功能独立)的计算机连接起来,从而实现(信息的传递和资源的共享),这就是计算机网络。按覆盖范围通常又分为局域网、城域网、广域网。 小结:知道计算机网络的概念。网络的两种连接方式:有线 连接(交换机)、无线连接(无 线路由器) 设计意图:网络带给人类的好处可谓数不胜数,网络的出现是现代社会进步,科技发展的标志。现代好处上的文盲不再是指那些不识字的人,而是不懂电脑脱离信息时代的人。在科学不发达的古代,人们曾幻想要足不出户,就晓天下事,如今信息高速已将此幻想变为了现实。上网能够开阔我们的视野,给我们带给了交流,交友的自由化,玩游戏的成功,让我们明白了要不断的求新,赢了我们就会有一种成就感。 联系实际,加强认识 通过刚才同学们的回答,我们对计算机网络有了认识,实现一台计算机上网至少需要哪些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