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件编号14286853

2022-2023学年统编版高中语文必修下册13.2《装在套子里的人 》教学设计

日期:2024-06-16 科目:语文 类型:高中教案 查看:34次 大小:18297Byte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3
2022-2023,学年,统编,高中,语文,必修
  • cover
《装在套子里的人》教学设计 导入新课 由谜语“装在套子里的人。———打一字”导入。学生解谜题:“囚”。 人被囚禁的滋味是痛苦的,失去自由的生活是暗淡无光的,可是偏偏有这样一个人,他不但喜欢把自己装在套子里,还妄想把别人,甚至把全城的人都装进套子里,他是谁呢?今天我们就一起来认识这个人,认识著名短篇小说巨匠契诃夫笔下的经典人物别里科夫,认识这个装在套子里的人。 自主学习找问题 (一)知识链接 作者介绍 契诃夫(1860-1904)俄国十九世纪末著名的批判现实主义作家。出身贫困,对生活在底层的人民的疾苦、思想和要求有深刻的理解,这也是他作品的现实主义的生活基础。代表作为中篇小说《第六病室》、短篇小说《小公务员之死》《变色龙》《装在套子里的人》、剧本《樱桃园》。他和法国的莫泊桑、美国的欧 亨利并称为世界三大短篇小说之王。 2、写作背景: 本文写于1898年,当时正是俄国历史上最反动的时期。这时,农奴制已废除,但其残余仍严重地存在,加上资本主义的发展带来新形式的剥削,使广大人民群众陷于极度贫困的境地。随着反动势力的加剧,人民革命运动正在酝酿成熟,工人运动逐步发展,工人政党正在组成,革命高潮即将到来。在这大革命的前夜,反动的沙皇政府变本加厉地实行暴虐统治。当时的俄罗斯,警探密布,禁止一切科学研究活动,用监狱和流放的手段对付进步作家,封闭进步刊物。沙皇政府的忠实拥护者———贵族、官僚、地主、资本家和反动的知识分子极力维护旧秩序,他们连结成一张巨大的网笼罩全俄罗斯,连微小的改革都不允许,告密、陷害之风盛行。在沙皇的高压政策下,俄国的小市民和一部分知识分子退缩、消沉、随波逐流,有的甚至堕落成为沙皇的警察和密探。他们害怕和压制一切新生事物,形成了一股保守势力,适应了沙皇反动统治的需要,成为暴虐政治的大锁链中的一环,别里科夫正是其中的一员。契诃夫对此深恶痛绝,《装在套子里的人》就有力地批判了这一现实。学生了解作者及写作背景。 (二)熟读课文,认识套中人 1、根据课文内容筛选信息,为别里科夫编写一份档案或者简历(如姓名、性别、职业、爱好、口头禅、最害怕的事、最得意的事、最后悔的事等等)。 认真阅读课文,筛选主人公的主要信息,编写人物档案。 2、阅读1-5自然段,说说别里科夫为什么被人们称为“套中人”?作者是从哪些方面表现其“套子”特征的? 学生回答: (明确)其一:生活习惯(有形的套子): 穿着:晴天穿雨鞋,带雨伞,穿棉大衣,眼戴黑眼镜,耳用棉花堵,脸藏在竖起的衣领里 用具:伞、表、刀装在套子里 出行:坐上马车,支起车篷 住处:卧室像箱子,床上挂帐子 习惯:一上床就拉过被子蒙上脑袋,躺在被子底下战战兢兢;通宵做噩梦 其二:思想观念(无形的套子): 歌颂过去,歌颂从没存在过的东西 用所教的古代语言躲避生活 只信政府的告示和报纸文章 对不合规矩的事闷闷不乐 只求不出乱子 禁闭开除学生 概括别里科夫的性格特征。 (明确)作者用白描手法,通过人物的肖像、语言、神态和动作描写,为我们刻画了一个封闭、守旧、胆小、多疑的套中人形象,他极力维护现行秩序,害怕反对新生事物,是沙皇专制政府的忠实走狗,是那个时代滋生出的怪胎。 4、除了别里科夫,在文章中,作者还精心刻画了一对有新思想,向往自由,敢说敢为的年轻人,作者塑造这两个人物有什么作用? 学生思考: 从人物看,华连卡姐弟是有新思想,向往自由,敢说敢为的年轻人,他们的形象与别里科夫的形象形成鲜明的对比,反衬出别里科夫的顽固、守旧、虚伪和腐朽,突出了别里科夫的“套子”特征。 从情节看,华连卡姐弟与别里科夫的斗争是小说的高潮,使小说情节跌宕起伏,矛盾突出。 从主题看,华连卡姐弟代表了一种新生的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