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件编号14287677

四年级数学上册人教版 1.2 数的产生表格式教案

日期:2024-06-21 科目:数学 类型:小学教案 查看:97次 大小:414358Byte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2
四年级,数学,上册,人教,产生,格式
  • cover
数的产生 教学目标 1、了解数的产生,认识自然数 2、在经历数的产生过程中,感受“一一对应”的思想。 3、使学生了解中国古代数学的伟大成就,培养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激发学生的民族自豪感。并渗透“生活中处处有数学”的思想。 教学重难点 1、重点:数的产生过程、发展的历史 2、难点:认识自然数 教学过程 课题 数的产生 课型 新授课 教学设计理念 数的产生和发展经历了一个漫长的过程,限于教学时间和学生的接受能力,教材中只举了少数简单的事例进行说明,使学生对数的产生有一个初步的认识。教材展示了古代人们如何计数、如何逐步发明各种记数符号等,直观形象地介绍了数的产生、发展的历史。 学生学习应当是一个生动活泼的、主动的和富有个性的过程,除接受学习外,动手实践、自主探索与合作交流也是学习数学的重要方式。 本节课教学中采用学生喜欢的穿越游戏,通过教师讲解相结合的形式进行。课后还激发学生通过看书/上网等形式搜集自己感兴趣的数学文化知识,通过适当的拓展,进一步 开阔学生的眼界。 教材分析 教材中出示3幅图来介绍原始社会的计数方法,说明当时如何用小石子检查放牧归来的羊的只数;用结绳的方法统计猎物的个数;用在木头上刻道的方法记录捕鱼的数量等等。这些原始的计数方法表明人类很早就产生了一一对应思想。随后简单说明了数字的产生。教材中按时间顺序列举了三种古代数字,体现了数字也是逐步发展和完善的,让学生初步理解化繁为简、符号化、代数等思想,还使学生初步知道早期的数字是与具体的数目相联系的,只是到后来才逐渐发展成抽象的符号,如现在通用的阿拉伯数字。 在此基础上教材介绍了自然数概念的含义和特点。自然数是数系的重要内容之一,人类最初认识的数就是自然数。随着生产和数学科学的发展,数系逐步扩展,产生整数、分数、小数、有理数等等。在第一学段学生学习的主要是自然数,接下来要系统学习小数和分数。 因此在这里有必要给学生建立自然数的概念。一方面是对以前认数知识的概括和总结,另-方面也为以后把数的范围扩展到分数、小数做好准备,同时也渗透了辩证唯物主义观点。 教学目标 1.了解数的产生,认识自然数 2.在经历数的产生过程中,感受“一一对应”的思想。 3.使学生了解中国古代数学的伟大成就,培养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激发学生的民族自豪感。并渗透“生活中处处有数学”的思想。 教学重点 数的产生过程、发展的历史 教学难点 认识自然数 教学准备 课件 课时安排 1课时 教 学 过 程 设计意图 一、生活中的图片导入 1.教师引导学生观察屏幕上的图片,让学生观察发现这些图片的共同之处?(出示幻灯片2) (预设生回答:我发现图片上都有数字。) 通过学生观察,发现这些图片是我们生活中常见的一些片段,平时我们时刻都要与数打交道。生活离不开数字。(出示幻灯片3) 2.揭示课题 过渡语:那你知道古时的人们是怎样记数的吗?这些数是怎么产生的呢?接下来,就请同学们和老师一起回到古代,看看数走过的路吧! (板书课题:数的产生) 二、观看情景动画,了解最早古人计数方法。 1.通过一段视频来了解最早古人的记数方法,看完视频后,请学生回答以下两个问题:(出示幻灯片4) 联系生活引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问题一:古人最早通过什么方法记数? 问题二:这些记数方法有什么共同点? 2.课件出示:图片(出示幻灯片5) 提问:我们发现视频中展示的古人使用的记数方法有:实物记数、结绳记数,刻道记数。这些记数有什么共同点呢? (预设生回答:记数时都是一个对着一个,比如羊和石头对应,打猎的人与绳结对应,捕鱼也是一个道理。) 师总结:像这样一个对着一个的计数方法,我们在数学上称为一一对应。(板书:一一对应) 3.引出“最初的数字” 比如4只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