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 14321242

基础实验1氧气的制取与性质同步练习(有答案)沪教版化学九年级上册

日期:2025-11-16 科目:化学 类型:初中试卷 查看:62次 大小:58993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2
基础,九年级,化学,教版,答案,练习
  • cover
基础实验1氧气的制取与性质同步练习沪教版化学九年级上册 学校:_____姓名:_____班级:_____考号:_____ 一、单选题 1.在实验室里加热高锰酸钾制氧气并用排水法收集,下列操作先后顺序正确的是(  ) A.固定装置时,先放酒精灯,后固定试管 B.先装入高锰酸钾,后检查装置的气密性 C.加热时,先对准药品集中加热,后移动酒精灯加热 D.实验结束时,先熄灭酒精灯火焰,后将导管移出水面 2.某兴趣小组要收集一瓶(100mL)含氧气的体积分数约为38%的气体,收集气体的装置如图.方法是:在100mL集气瓶里装满水,塞紧胶塞并关闭活塞b,打开活塞a通入氧气,把瓶里的水排入量筒,当量筒内的水达到设定的体积后立即关闭活塞a,然后打开活塞b通入空气,把瓶里的水全部排入量筒.氧气的体积和通入空气的体积大约是( ) A.40mL和60mL B.25mL和75mL C.22.5mL和77.5mL D.38mL和62mL 3.实验室用高锰酸钾制氧气的实验中,不需要使用的一组仪器是 A.烧杯、玻璃棒 B.大试管、集气瓶 C.酒精灯、铁架台 D.导管、单孔塞 4.实验室制取氧气时,必须满足的条件是 A.必须使用催化剂 B.必须用含氧元素的物质做反应物 C.必须用排水法收集 D.必须用燃着的火柴检验是否收集满 5.下列实验操作中错误的是(  ) A.检验氧气 B.熄灭酒精灯 C.铁丝在氧气中燃烧 D.测定空气中氧气的含量 6.对资料或实验证据的分析是否正确,直接关系到科学探究是否符合客观事实。下图为实验室用等质量的高锰酸钾和氯酸钾(另加少量的二氧化锰),分别制取氧气的数据分析示意图。下列依据图示信息所得出的分析正确的是 A.同时开始加热,先收集到氧气的是氯酸钾 B.用相同容积的试管制取较多量的氧气时,宜选择氯酸钾为原料 C.加入少量的二氧化锰使氯酸钾产生的氧气质量增加 D.反应时间较长的是高锰酸钾 7.下列原理制取氧气,操作简单、能耗少、无污染的是 A.加热氯酸钾和二氧化锰混合物 B.加热高锰酸钾 C.分解过氧化氢溶液 D.加热氧化汞 8.某同学误将少量高锰酸钾当成二氧化锰加入氯酸钾中加热制氧气,部分物质质量随时间变化如图所示,下列关于该过程的说法正确的是 A.a代表高锰酸钾(KMnO4) B.b代表氯酸钾(KClO3) C.c代表二氧化锰(MnO2) D.d代表氧气(O2) 9.实验室里制取氧气大致可分为下列步骤:①点燃酒灯,加热试管;②检查装置的气密性;③将药品装入试管,用带导管的塞子塞紧试管并固定在铁架台上;④用排水法收集氧气;⑤连接好装置;⑥熄灭酒精灯;⑦将导管从水槽中取出。正确的操作顺序是 A.⑤②③①④⑦⑥ B.③④⑤⑥⑦①② C.②③⑤①④⑦⑥ D.②④③⑤①⑥⑦ 10.下列有关物质的用途说法正确的是 A.高锰酸钾受热分解生成氧气,故工业上常用此方法制取氧气 B.登山、气焊、潜水、宇航等都是利用氧气可支持燃烧的化学性质 C.稀有气体化学性质很不活泼,所以没有用途可言 D.空气的各种成分作为原料广泛应用于生产化肥、化工产品、炼钢等领域 二、填空题 11.解释现象或说明原因。 (1)用排水法收集的氧气不纯,可能的原因是什么_____。 (2)铁丝在氧气中燃烧时,没有出现火星四射的现象,找出可能的原因_____。 12.某学生学习了双氧水制氧气的实验后,想起自己家里也有一瓶消毒用双氧水,由于标签已部分受损无法判断其是否变质,所以他将该瓶溶液带到学校,进行了如下图所示的研究。试回答: (1)放入二氧化锰的作用是_____ (2)如果该溶液未变质,应该观察到的现象是_____,若不能观察到上述现象,说明该瓶双氧水已经变质成_____。 (3)将未过期的这种双氧水滴在伤口上,会迅速出现大量气泡,你认为该气体可能是_____ ⑷通过以下两种操作都可以产生氧气:①把二氧化锰加入装有过氧化氢(H2O2)溶液的试管中;②把过氧化氢溶液缓缓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