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件编号14323565

【核心素养目标】人教版六上第二单元第三课时《天堂》教案

日期:2024-06-01 科目:音乐 类型:小学教案 查看:19次 大小:1399296Byte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3
第二,天堂,课时,第三,单元,核心
  • cover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人教版音乐六年级上册第二单元第三课时《天堂》教学设计 课 时:1课时 1、教材分析:人民教育-出卷网-六年级上册《天堂》是一首优美抒情的蒙古族民族风格的创作歌曲,不仅抒发了蒙古族人民对美丽草原和幸福生活的热爱之情,歌中还时时透射出蒙古人开阔的胸襟。这首歌曲分为两个乐段,采用五声羽调式,第一乐段描绘了草原美丽的景色,曲调比较平稳悠长,大多在中低音区进行,每句的结尾音拖得很长,呈现出典型的蒙古族长调歌曲的特点。第二乐段表现了主人公对家乡的热爱和赞美之情,曲调在较高的音区中进行,生动地表现了蒙古族人民对家乡的深厚情感。《天堂》的作者及演唱者腾格尔,出生在内蒙古,他的演唱浓厚而富有激情,以其真挚的民族情感和全身心投入的演唱,深深感动着听众。 2、学情分析:六年级学生开始进入少年期,身心的发展正处在由幼稚趋向自觉,由依赖趋向独立的半幼稚半成熟交错的矛盾时期。求知的欲望和能力,好奇心都有所增强,对新鲜事物开始思考、追求、探索。音乐的基础知识比较扎实,对各种音乐要素、音乐体裁都比较了解。能听辨一些常用的演奏乐器的音色,能视唱一些简单的乐谱等。这些都为课堂内的新课学习奠定了基础。 3、教学方法:讲授法、讨论法、练习法、体验感悟法。 4、教学用具:多媒体课件、电子琴等 5、学生用具:课本 课题 《天堂》 第3课时 学科 音乐 年级 六年级 教学目标 审美感知目标:通过欣赏《天堂》这首歌曲,感受草原音乐的风格和草原人民质朴、执着的性格,让学生感受蒙古人民对美丽草原的热爱之情。艺术表现目标:通过欣赏歌曲《天堂》,指导学生学会听辨乐段,感受蒙古族长调音乐的风格特点,提高对蒙古族音乐的感受力和鉴赏力。创意实践目标:采用导入法,提问法,师生互动等教学方法,让学生通过参与听、唱、演等课堂活动进一步感受蒙古族的风俗人情。文化理解目标:通过欣赏蒙古族民歌及了解相关文化,感受歌曲的意境美,使学生喜爱蒙古音乐,了解多元文化。 重点 引导学生感受蒙古民歌的风格及特点并学会听辨歌曲的乐段。 难点 感受、欣赏歌曲《天堂》,理解歌曲所表达的思想感情,激发学生对蒙古民歌的热爱之情。 教学过程 教学环节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新知导入 组织教学,师生问好。师:同学们,我们来欣赏一首歌,听着这歌声你有怎样的感受?师:歌声很美,草原很美,那同学们你们对蒙古族了解吗? 学生认真听,回答老师的问题。 导入课题。 讲授新课 师:我们今天就来学习这首具有蒙古民族色彩的歌曲《天堂》欣赏《天堂》歌曲的是什么拍子?2)歌曲的速度和情绪是怎样的?(创作背景)欣赏《天堂》1)这首歌曲表达了怎样的情感?2)你从歌曲中感受到了什么?(作者简介)歌曲具有蒙古族民歌的风格特点,请同学们仔细聆听,是哪些因素让歌曲具有民族风格?请同学们朗读歌词,歌词展现了什么场景?歌曲的曲调是怎样表现的?长调、短调是蒙古族民歌的两种类型音乐知识———蒙古长调音乐知识———蒙古短调再次欣赏《天堂》歌曲可以分为几个部分?第一部分从速度、音区、力度和节奏上有什么特点?11、学生边听歌曲的第一部分,边表演具有蒙古族特点的舞蹈动作12、聆听《天堂》第二部分第二部分与第一部分相比有什么变化?13、学生边听歌曲的第二部分,请大家在到高音的部分做策马扬鞭的动作。14、完整聆听,体会乐曲的情绪。 学生认真听,回答老师的问题。1、欣赏歌曲,回答问题2、通过反复聆听欣赏体会歌曲内涵。3、用心体会每一句的情感,将自己融入歌曲情境中。回答老师的问题。 通过畅所欲言,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 巩固练习 师:同学们,通过欣赏、演唱你们是不是对《天堂》又有了更深一步的了解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