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件编号14325549

4 窦娥冤 课件(45张PPT)

日期:2024-06-16 科目:语文 类型:高中课件 查看:60次 大小:804352Byte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12
窦娥,课件,45张,PPT
  • cover
(课件网)   悲剧是将人生有价值的东西毁灭给人看。 ———鲁迅 窦娥冤 关汉卿,号一斋,老年又号己斋叟,大都(今北京)人,生活于1210左右--1300左右年间, 我国最早的也是古代伟大的戏剧家,元杂剧的奠基人,被誉为“梨园领袖”、“杂剧班头”,1956年被列入世界文化名人之列。 关汉卿最杰出的杂剧首推《窦娥冤》,其他代表代表作《救风尘》《望江亭》《单刀会》《西蜀梦》散曲《南吕.一枝花·不伏老》 “六月飞雪”的神奇想象:惊天动地,惊世骇俗。 仅此一项就可以列在世界十大悲剧中而不失颜色。 美学大师王国维:曲尽人情,字字本色。 “元曲”,一般包括杂剧和散曲。 杂剧是元代文学最高成就的标志。    散曲包括小令和套数两种形式。 小令是独立的只曲,相当于一首单调的词,主要是从民间的小曲和词调变化来的。如我们熟悉的马致远的《越调·天净沙·秋思》。    套数是由两支以上同宫调的曲子联缀而成的组曲,各套曲子的联缀多有一定的顺序,末曲多以尾声结束。 关汉卿 代表作《窦娥冤》 马致远 代表作《汉宫秋》 白朴 代表作《墙头马上》《梧桐雨》 郑光祖 代表作《倩女离魂》 元曲四大家 《窦娥冤》--关汉卿 《汉宫秋》--马致远 《梧桐雨》--白朴 《赵氏孤儿》--纪君祥 元杂剧的四大悲剧 元杂剧的四大爱情剧 《西厢记》--王实甫 《拜月亭》--关汉卿 《墙头马上》--白朴 《倩女离魂》--郑光祖   杂剧通常由四折组成。之外可以加楔子。楔【xiē】子一般放在第一折之前,类似现代剧中的序幕;剧本由曲词,宾白,科介三部分。 曲词:剧中人物的唱词。 宾白:剧中人物的说白。 科介:关于动作,表情和音响效果的舞台提示。 元杂剧的体裁特点   在音乐上,杂剧的每折用同一宫调的若干曲牌组成套曲。楔子只能用一二支小令,不能用套曲。宫调,即调式,相当于现代音乐的C调D调等。曲牌,是曲调的名称,每个曲牌都属于一定的宫调,就好比词有词牌子。 元杂剧的体裁特点 元杂剧角色大致可分为末、旦、净、杂四类。 末是男角,男主角叫正末,还有副末、冲末、大末、二末等。 旦是女角,女主角叫正旦,还有贴旦、花旦、老旦、小旦等。 净多扮刚勇人物或喜剧角色,有净、副净、二净之别。 杂是杂角,如孤(官员)、祗从(侍从)、孛老(老头)、卜儿(老妇)、徕儿(小孩)、细酸(书生)、邦老(盗贼流氓)等。 元杂剧的角色 元杂剧的体裁特点 时代背景 元王朝实行民族压迫政策,把全国人民划分为四个等级:第一等是蒙古人;第二等叫色目人,也就是西域各族和西夏人;第三等叫汉人,就是原来在金朝统治下的汉人、契丹、女真等族人;第四等叫南人,汉人和南人受到百般歧视。在残酷的阶级压迫和民族压迫下,各族劳动人民都过着悲惨的日子。贪污横行,冤案多得数也数不清。元世祖死后,元成宗时期,这种贪赃枉法的情况越来越严重。 《窦娥冤》是我国十大古典悲剧之一,是元杂剧中悲剧的典范,具有极高的艺术成就。 全剧共四折,开头有一个“楔子”(序幕),第一折为故事的开端,第二折是故事的发展,第三折是情节的高潮,第四折是故事的结局。 本文选的是前三折。第三折是戏剧矛盾冲突的高潮,也是窦娥性格发展到顶点的部分。 整体感知课文·预习检验 这部剧共有四折,课文节选了前 三折,请大家简要概括每一折的故事 情节. 课文情节: 楔子: 书生窦天章因连本带利欠蔡婆四十两 银子被迫把七岁的女儿抵她做童养媳,然 后进京赶考去了。 课文情节: 第一折: 庸医赛卢医欠蔡婆本利二十两银子, 心生歹意要勒死蔡婆却被张驴儿父子俩搭救,张驴儿乘机逼蔡婆婆媳俩分别嫁给他们父子俩,蔡婆无奈之下答应了, 回家后遭到生性刚烈的窦娥的责怪与反对, 只好先让张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