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 14355622

人音版高中音乐鉴赏《鼓乐铿锵》教学设计

日期:2025-04-25 科目:音乐 类型:高中教案 查看:31次 大小:15922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1
人音版,高中,音乐,鉴赏,鼓乐铿锵,教学设计
  • cover
一、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聆听《滚核桃》,感受体验乐曲的音乐情绪,想象乐曲所表现的场景,了解乐曲的表现方法和鼓的不同演奏技法。   (二)过程与方法:在感受乐曲的音乐情绪,理解乐曲内容的基础上,通过练习相同节奏变化不同的速度、力度和音色,了解打击乐的灵魂。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引导学生参与打击乐器合奏,锻炼学生互相配合的能力和团结协作的精神。通过节奏创编,锻炼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创新能力。   二、学情分析:   由于我校学生来自农村,学生对基本的音高、节奏、拍、调的掌握缺少系统的学习,如果按教材的课程安排上,学生接受起来就会感到困难。所以在刚接手的时候,我没有上新课而是对学生进行基础知识普及,对教材上教学的内容也有所选择。经过一段时间的教学,学生的音乐理论和音乐素养已经有所提高。   三、教学重点、难点:   (一)教学重点:聆听《滚核桃》感受、体验其音乐情绪,理解音乐内容,引导学生体验《滚核桃》中的代表节奏、练习打击乐合奏,了解乐曲的表现方法。   (二)教学难点:实践打击乐器—鼓的演奏方法,进行简单的节奏创编,从中体验其艺术魅力。   四、教学过程:   (一)导入:   设问:大家了解知道的打击乐器有哪些 (教师补充并归类:打击乐器可分为西洋打击乐器和民族打击乐器)   看,老师今天带来的是什么打击乐器 谁能知道鼓有哪些演奏方法   在这节课,我将带大家去了解中国民族打击乐器———鼓”的魅力。   (设计意图:通过学生自己对已有打击乐器的认知,引出课题。   (二)新授:   下面我们一起来欣赏一首山西绛州鼓乐———《滚核桃》。   1、欣赏并思考:   乐曲是什么演奏形式 可分为几部分 乐曲表现了怎样的画面和情绪   教师明确:演奏形式—打击乐器合奏。鼓乐也称鼓吹乐,是在中国农村广泛流传的以打击乐器、吹奏乐器等合奏形式为主的音乐。   乐曲包括头、身、尾三个组成部分,表现了农民晾晒核桃时的情景以及他们丰收时喜悦的心情。   2、复听音乐,选取与作品头、身、尾相对应的音乐片段(课件)。   教师补充《滚核桃》结构:  ———头”为散板,带有引子的性质,演奏时,先合奏,而后由十人轮流滚奏鼓梆,渲染出一幅晾晒核桃的生活场景。  ———身”为主体,十人合奏包括敲击鼓梆、敲击鼓面等不同的演奏技法,造成音响、音色上的不同,进而使音乐情绪显得丰富多彩。惟妙惟肖的表现了农民丰收后的一派欢乐景象。  ———尾”也为散板,节奏逐渐松弛下来,表现人们休息下来后的那种休闲舒适的生活景象。   (设计意图:了解《滚核桃》结构,初步了解乐曲节奏特点,了解感受曲调特色。)   3、学习作品中的代表性节奏:   (1)模仿拍打乐曲节奏:   (2)下面我们来把它进行一下变化—由快到慢   刚才我们进行的节奏练习变化的是什么,不变的是什么 速度变化带来什么样的情绪变化 (变的是速度,不变的是节奏)   (3)刚才视频中都敲击了鼓的什么位置 都有哪些演奏技法 (明确演奏技法:敲击鼓面、敲击鼓梆、刮奏鼓边、闷击鼓面、敲击鼓槌、闷击向前或后推奏等)   运用不同的演奏技法我们再把刚才的那条节奏进行一下变化。   (4)鼓手多种多样的技法是通过什么来控制的 (节奏)   变化的是什么,不变的是什么   (位置的变化引起了力度和音色的变化。不变的,依旧是节奏)   这些变化引起了什么样的情绪变化   在打击乐器演奏当中的灵魂是什么   (总结:灵魂是节奏,速度、力度、音色的变化引起情绪变化)   (设计意图:熟悉、巩固《滚核桃》的代表节奏型。了解节奏特点,实践、体会节奏特点、了解相关知识,拓展视野。)   (三)拓展:   1、实践:打击乐器合奏,分组合作   2、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