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件编号14359915

【新教材】涉江采芙蓉 课件(共17张PPT)—高中语文统编版(2019)必修上册

日期:2024-06-16 科目:语文 类型:高中课件 查看:31次 大小:1477477Byte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7
PPT,必修,2019,统编,语文,高中
  • cover
(课件网) 涉江采芙蓉 《古诗十九首》最早载于梁代萧统编的《文选》,它是《文选》“杂诗”类的一个标题,包括汉代无名氏所作的19首五言诗,它们并非一人一时之作,也不是一个有机构成的组诗。 五言诗成熟期的代表作, 刘勰的《文心雕龙》称它为“五言之冠冕”,钟嵘的《诗品》赞颂它“天衣无缝,一字千金”。 梁萧统将之合收在《文选》中。 知识导读 《古诗十九首》的思想内容 1、失志伤时、人生无常的感慨。如《今日良宴会》、《生年不满百》(”生年不满百,常怀千年忧。昼短苦夜长,何不秉烛游。为乐当及时,何能待来兹?“)、《驱车上东门行》(“人生忽如寄,寿无金石固。……服食求神仙,多为药所误。不如饮美酒,被服纨与素。”) 2、世态的炎凉与人情的冷暖。如《西北有高楼》感叹知音难逢。《明月皎夜光》写朋友离我而去。 3、游子思妇们离别相思之苦。《涉江采芙蓉》、《行行重行行》、《青青河畔草》。 荷花,又称莲花,古人也名之为藕花、芙蓉、菡萏、净友、芰荷等。以荷入文者,有周敦颐《爱莲说》,“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中通外直,不蔓不枝,香远益清,亭亭静植,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此以荷花喻君子圣洁之风范,且已成定说。以荷入诗者,有丁鹤年的《采莲曲》,“莲开花复水,莲谢藕在泥。不学青萍叶,随波东复西。朝采并蒂莲,暮绾同心结。不学杨柳枝,含颦送离别。”此以荷花喻爱情之坚贞真挚。以荷入词者,有李清照的《如梦令》,“常记溪亭日暮,沉醉不知归路。兴尽晚回舟,误入藕花深处。争渡,争渡,惊起一滩鸥鹭。” 此以荷花喻意境之静谧悠闲。由以上几例分析可以见出:荷花更多被作为一种情感意象来使用,表示一种圣洁、坚贞与宁静的意味。 涉江采芙蓉 涉江采芙蓉, 兰泽多芳草。 采之欲遗谁? 所思在远道。 还顾望旧乡, 长路漫浩浩。 同心而离居, 忧伤以终老。 涉江/采芙蓉, 兰泽/多芳草。 渡过江水去采那朵莲花,兰草生长的沼泽地长满芳草。 这两句诗有哪些意象? 描述了怎样的情景? 表达了抒情主人公怎样的感情? “芙蓉”“兰泽”“芳草”等意象。描述了抒情主人公涉江采摘芙蓉的情景,营造的是轻松欢快的氛围。 “芙蓉”“兰泽”“芳草”等意象,表达出诗人情怀的高雅,感情的纯洁、美好。 涉江郊游 采摘芙蓉 兴奋 采之欲遗谁? 所思在远道。 采了莲花要送给谁呢?想要送给那远方的爱人。 这两句用了什么手法?你从“远道”一词品出什么? 设问。“远道”为下面的情绪转折透露一些消息。把人物放在美好、欢乐的采莲背景上,抒写独自怀远的忧伤,正具有以“乐”衬“哀”的强烈效果。 人在远方 心愿难遂 失意 清王夫之《姜斋诗话》:“以乐景写哀,以哀景写乐,一倍增其哀乐。” 杜甫“江碧鸟逾白,山青花欲然。今春看又过,何日是归年 ”。 江碧、鸟白、山青、花红,春意浓郁,可是暮春将尽,在此“匆匆春又归去”的时刻,对欲归不能的诗人却加深了漂泊之感和故乡之思。又《春望》:“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登楼》:“花近高楼伤客心,万方多难此登临。”都是眼前乐景衬托并加深了诗人忧国多难的哀愁。 回头望望远处的故乡,却又长路漫漫无边无际。 还顾望旧乡,长路漫浩浩。 这两句里有哪些意象?这些意象包含着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旧乡”“长路”。 “旧乡”在“漫漫”长路的那头,看不到也望不着,“旧乡”的爱人此时也正凝眸相望吗?相爱却不得相见,浓浓的相思之情溢于言表。这两句将“远道”意思说尽。 回望故乡 长路漫漫 这两句里“还顾”“漫浩浩”两词运用巧妙,请简要分析,谈谈这样写有什么作用。 “还顾”一词动作感和画面感很强,让人仿佛看到主人公孤单、忧愁、怅惘地立在船头,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