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件编号14383326

地球上的大气——2022-2023学年高一地理人教版(2019)寒假作业

日期:2024-06-09 科目:地理 类型:高中试卷 查看:45次 大小:317076Byte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3
地球上,大气,2022-2023,学年,高一,地理
  • cover
(4)地球上的大———2022-2023学年高一地理人教版(2019)寒假作业 下图为某地大气垂直分层部分示意图,完成下面小题。 1.该地最有可能位于( ) A.赤道地区 B.北回归线附近 C.南纬40°附近 D.极地地区 2.图中大气层气温随高度发生变化,其主要原因是( ) A.大量吸收可见光 B.距太阳远近差异 C.地面是主要直接热源 D.臭氧吸引太阳紫外线 下图为“大气垂直分层示意图”。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3.图中正确表示大气层气温垂直变化的曲线是( ) A.① B.② C.③ D.④ 4.对无线电短波通信具有重要意义的电离层位于( ) A.Ⅰ层顶部 B.Ⅱ层底部 C.Ⅱ层中部 D.Ⅲ层 奥地利探险家鲍母加特纳在美国新墨西哥韦尔,于当地时间2012年10月14日9时30分乘氦气球到达距地面39044米后,从太空舱里跳下,于北京时间15日凌晨2时12分03秒成功落地。读材料回答下面小题。 5.鲍姆加特纳跳出时的高度处在( ) A.对流层 B.平流层 C.高层大气 D.大气上界 6.从跳出到落地,鲍姆加特纳经历的大气温度变化是( ) A.逐渐降低 B.逐渐升高 C.先升高后将达到 D.先降低后升高 下图为2020年12月某日两时刻我国某区域海平面气压分布图。受某种常见天气系统的影响,该区域局部有降水过程。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7.当日14时,下列地点中气压最低的是( ) A.① B.② C.③ D.④ 8.当日2时至14时,下列地点中风向变化最小的是( ) A.① B.② C.③ D.④ 9.当日2时至14时,下列地点中阴晴变化最明显的是( ) A.① B.② C.③ D.④ 读“大气的受热过程示意图”完成下面小题。 10.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①为地面辐射 B.②为大气辐射 C.③为大气逆辐射 D.④为太阳辐射 11.大气升温的直接原因是受( ) A.①的影响 B.②的影响 C.③的影响 D.⑤的影响 12.大气中二氧化碳持续增加会导致( ) A.①增加 B.②减少 C.③增加 D.④增加 下图为“大气受热过程示意图”和“我国某地2021年3月8日和9日天气示意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3.与8日相比,该地9日气温日较差变化的主要原因是( ) A.①减弱,③增强 B.②减弱,③增强 C.②增强,③减弱 D.②增强,④减弱 14.秋天,农民往往会用在田边烧湿草的方法来减轻寒潮损失,利用的主要原理是( ) A.增强① B.减弱② C.增强③ D.减弱④ 15.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城市热岛是指城市温度高于周围乡村温度的现象。由城市热岛激发出的次级环流,称作城市热岛环流,城市热岛环流在低层表现为由郊区吹向城市的气流,称为乡村风。目前国内外对于城市热岛环流的产生原因、结构特点已有一部分认识。研究表明,城市热岛环流的产生是由于城乡地表热量平衡存在差异。图为某日某时刻重庆市自动气象观测站观测的2m高度温度分布和等高线地形图。 (1)分析图示时刻重庆市热岛环流的分布特征。 (2)推测重庆市城市热岛环流的日变化状况。 (3)简述城市热岛环流对区域降水的影响。 答案以及解析 1.答案:C 解析:对流层的厚度整体由赤道地区向两极递减,高度范围在7km~17km间变动,根据本题图中表达出来的对流层厚度约为12km,推测其最有可能位于中纬度地区,南纬40°附近符合题意,C正确。故选:C。 2.答案:D 解析:图中大气的高度为12km-50km,所以位于平流层,平流层的热量来源为臭氧吸收的紫外线,所以海拔越高,气温越高。故选:D。 3.答案:B 解析:根据大气的密度、温度和运动特征,自下而上可将大气层分为对流层、平流层和高层大气,从温度变化趋势看,①②正确,但①曲线在Ⅱ层上半部气温变化出现错误,故只有②正确。 4.答案:D 解析:高层大气(Ⅲ层)中存在若干电离层,影响无线电短波通信。 5.答案:B 解析:地球对流层厚度是距地面8-12千米;距地面39044米,即为39千米,高于对流层的厚度,即是位于大气层的平流层。B正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