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件编号14384922

(9)海—气相互作用——2022-2023学年高二地理人教版(2019)寒假作业

日期:2024-06-10 科目:地理 类型:高中试卷 查看:25次 大小:923050Byte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4
相互作用,2022-2023,学年,高二,地理,人教
  • cover
(9)海—气相互作用———2022-2023学年高二地理人教版(2019)寒假作业 读世界海陆分布图,完成各题。 1.①~④海区中,海-气间的水分交换最微弱的是( ) A.① B.② C.③ D.④ 2.在地球上高低纬间的热量输送中,海洋输送热量超过大气输送热量的海区是( ) A.①② B.③④ C.①③ D.②④ 西太平洋暖池,一般是指热带西太平洋多年平均海表温度在28℃以上的暖海区,简称暖池。暖池中心区主要集中在巴布亚新几内亚东北,南纬10°至北纬10°、西经160以西的海域,暖池的面积变化影响着亚洲、太平洋、甚至全球气候变化。下图为暖池中心区域分布示意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3.与西太平洋暖池中心的位置较吻合的地理事物是( ) A.大气强对流中心 B.海水密度最大中心 C.强太阳辐射中心 D.渔业资源富集中心 4.暖池面积异常偏大的年份可能会出现( ) A.澳大利亚东北部易发生旱灾 B.暖池厚度增加 C.我国东部地区常出现南涝北旱 D.沃克环流减弱 2020年8月,赤道太平洋中部海区进入“拉尼娜”状态(海水温度持续异常降低),拉尼娜现象又被称为反厄尔尼诺现象。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5.下列四图中能正确表示拉尼娜现象发生时赤道太平洋地区大气环流的是( ) A.A B.B C.C D.D 6.拉尼娜现象可能导致( ) A.赤道太平洋地区大气环流减弱 B.赤道南美洲西海岸干旱加剧 C.赤道西太平洋地区降水减少 D.秘鲁沿岸上升流减弱 秘鲁鳀是一种栖息于东南太平洋沿岸的小型中上层鱼类,上升流形成的冷水区域为其提供了适宜的栖息环境。秘鲁鳀主要被用来制作鱼粉(一种蛋白饲料)。下图示意南美洲西岸某海域某时段表层海水温度分布。当厄尔尼诺现象发生时,该海域水温会有异常变化。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7.当厄尔尼诺现象发生时,下列现象不可能发生的是( ) A.世界大豆价格上涨 B.当地大量渔民失业 C.以秘鲁鳀为食的海鸟大量死亡 D.当地鱼粉加工繁忙 8.该时段,甲、乙、丙、丁四海域最有利于秘鲁鳀栖息的是( ) A.甲 B.乙 C.丙 D.丁 9.当厄尔尼诺现象发生时,渔民捕捞秘鲁鳀的海域可能会( ) A.向北偏移 B.向南偏移 C.向西偏移 D.原地不动 下图是北半球海洋热量收支曲线图。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10.关于海洋热量收入与支出的叙述,正确的有( ) ①热量收入总体从低纬度海区到高纬度海区逐渐减少 ②各纬度海区的热量收支基本平衡 ③赤道海区热量收入最多,极地海区热量支出最多 ④海洋热量收入主要来自太阳辐射,热量支出主要是海水蒸发耗热 A.①② B.②③ C.①④ D.②④ 11.有关海洋表层海水温度的叙述,正确的有( ) ①暖流流经海区的水温均高于寒流流经的海区 ②洋流可减小高低纬度海区之间的水温差异 ③热量辐射是各纬度海区之间热量交换的主要方式 ④近岸海区水温的年变化幅度大于同纬度大洋中部 A.①② B.②③ C.①④ D.②④ 读下图,完成下面小题。 12.图中表示海—气相互作用中水分交换的是( )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④ 13.海洋是大气中水汽的主要来源,大西洋为大气提供的水汽最少的是( ) A.低纬海域 B.中低纬海域 C.高纬海域 D.中高纬海域 14.沿海地区的气温年较差、日较差小的根本原因是( ) A.海洋面积大 B.海水的比热容大 C.大气对海洋的调节作用明显 D.海水是热的不良导体 15.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国际气象机构2015年12月上旬指出,强厄尔尼诺现象将延长至2016年第二季度。厄尔尼诺现象对秘鲁渔业资源和天气有严重影响,秘鲁北方可能降水增多,而南方可能降水减少。为防灾减灾,2015年秘鲁成立了“厄尔尼诺现象应急行动中心”。下面图a为某次厄尔尼诺现象发生时太平洋表层水温异常示意图,图b为厄尔尼诺现象形成示意图,图c为海水溶解氧浓度随水温变化图。 (1)简述厄尔尼诺现象发生时,图a所示太平洋海域表层水温异常的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