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件编号14392179

高中语文统编版必修上册第二单元4.3《探界者---钟扬》 课件(19张PPT)

日期:2024-06-24 科目:语文 类型:高中课件 查看:50次 大小:1660126Byte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7
高中,PPT,19张,课件,探界者---钟扬,语文
  • cover
(课件网) “探界者”钟扬 叶雨婷 第二单元:实用文阅读 学习目标 1、把握文章内容,梳理人物事迹,体会人物精神,认识人物形象在当代的意义。 2、赏析文章语言,描写,分析行文特色。 3、热爱劳动、尊重劳动、真惜粮食、珍爱劳动成果,养成好习惯,树立正确的劳动观。 作者和传主简介 1.作者简介 叶雨婷,中国青年报、中青在线记者。 2.走近钟扬 (1)钟扬简介 钟扬(1964—2017),生前系复旦大学研究生院院长、生命科学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中央组织部第六、七、八批援藏干部,教育部长江学者特聘教授,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获得者。长期从事植物学、生物信息学研究和教学工作,取得了一系列重要研究成果。 用种子点燃希望 2017年9月25日,钟扬在去内蒙古城川民族干部学院为民族地区干部讲课的出差途中遭遇车祸,不幸逝世,年仅53岁。 2018年3月29日,中央宣传部追授钟扬“时代楷模”称号;2018年6月,获得“全国优秀共产党员”称号;2018年12月,入选“感动中国”2018候选人物;2019年2月,获得“感动中国2018年度人物”荣誉。 留给未来4 000万颗种子 青藏高原有超过2 000多种特有植物,但全世界最大的种质资源库中,还没有西藏地区的植物种子。2001年,钟扬只身前往青藏高原,寻访植物标本,从此与西藏结下不解之缘。 16年间,他将全世界仅存的、在西藏的3万多棵巨柏全部登记在册,填补了这一领域的研究空白;他一年中至少行程3万公里,先后为国家种质资源库收集了上千种植物的4 000万颗种子,对我国西南植物种质资源库建设和西藏生物多样性保护做出了重要贡献。 感动中国 感动中国”颁奖词———时代楷模钟扬 超越海拔六千米,抵达植物生长的最高极限,跋涉十六年,把论文写满高原。倒下的时候双肩包里藏着你的初心、誓言和未了的心愿。你热爱的藏波罗花,不屑于雕梁画栋,只绽放在高山砾石之间。 一、自学检测 拟南芥 jiè 黄冈 ɡānɡ 跌宕起伏 pī 愧疚 jiù 戛然而止 jia 撰写 zhuàn 奇葩 pā 负荷 hè 深度探究1 1.袁隆平、张秉贵、钟扬,他们三个人的工作岗位各不相同,但在他们身上却体现着许多共同的精神品质。请简要概括一下他们具有哪些共同的精神品质。 ①热爱本职工作,致力于做好本职工作; ②有责任,有担当,有着崇高、远大的理想; ③面对困难、挑战,不屈不挠,不懈奋斗; ④主动探索,勇于实践; ⑤不计个人得失,无私奉献。 深度探究2:这三篇文章在结构上的异同归纳? (1)文章结构: ①三篇文章都运用了倒叙手法。 ②《喜看稻菽千重浪》《“探界者”钟扬》都采用了小标题,层次清楚,结构鲜明。 课堂探究3: 三篇文章在和刻画人物方面各有哪些异同 刻画人物: ①《喜看稻菽千重浪》以正面描写人物为主,《心有一团火,温暖众人心》《“探界者”钟扬》则采用了正侧面结合的手法描写人物。 ②《喜看稻菽千重浪》《心有一团火,温暖众人心》在描写人物时注重细节描写;《“探界者”钟扬》则主要是概述事迹。 ③《喜看稻菽千重浪》多处描绘了人物的内心世界;《“探界者”钟扬》多处用人物语言来表现人物;《心有一团火,温暖众人心》既有人物语言描写、行动描写,也有人物的心理描写。 探究4:达标训练: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文后题目。 跨界多栖的诗家--余玮 身为诗人,叶延滨对这个头街的解读是个体价值和情感价值的承载者。叶延滨说,现在诗人平民化,但并没有失去价值。“小说改编成影视剧后,因为符合了大众的审美,所以拥有大量读者。诗歌比较个体化,看上去很弱小,但它坚守个体价值。诗歌证明个体是需要被承认的,它挥卫着个人的尊严,一个诗人哪怕只有一个读者,他也是有价值的。” 在“快餐文化”充斥的现在,很多人说中国诗歌正在边缘化,甚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